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孔子最伟大的思想是什么?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0-05 14:42 浏览量:
孔子最伟大的思想是什么?




以天下大同为基石,尽人事以听天命。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十五岁就志于学,为什么?生活环境所迫嘛, 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学嘛!19岁在季氏做"委吏"、"乘田",做得怎么样?孟子说:会计当、牛羊茁壮长。意思是尽到了自己的本职,做委吏料量平,出入账都对得上。做乘田,牛羊都长得好。从这一点就看得出孔子是个务实的人。

三十岁创办私学,教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既然敢创办学校,教书育人,首先肯定六艺是精通的,要不然半吊子能教出来什么!也不会有人来求学。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务实、精通六艺的人,为什么要选择教学?而不是去社会上作为一番?

难道是社会环境没有他的立锥之地吗?可以说这样的人放在二十一世纪那也是宝贵的人才啊,哪个公司不想要这样的人呢?况且那个落后、人才稀缺的朝代。而真正的答案就是孔子自己说的:三十而立。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立"的主语是财富、社会地位,是成家立业。假若孔子的"立"也是这样,那么他应该在季氏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才合乎逻辑。史书上也没有孔子被赶出季府的记载,这说明孔子是主动辞职不干的,选择办学、教学是主观行为,而不是被环境逼迫的。学费是一束修,就是一捆干肉,收干肉能发家致富吗?显然不能,孔子办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财。


通过逻辑推理,再来看什么是三十而立?"立"的不是成家立业,还是"志于学"。通过教学提问、思考、解答从而教学相长, 增长学问。是这样吗?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是乐乎。"这是学习的快乐。"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也,不如丘之好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向老子问学周礼、向师襄子学琴、向檀子请教、向渔夫请教……,都是"志于学"的表现。

孔子有教无类,为什么?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问题和观点嘛,有教无类可以让他了解到更多知识嘛。可以说孔子都是从事实出发,在平常中探索、学习,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以至后来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孔子用一个字概括了一种人生,可以说这是庞大的阅历后,高度的总结啊。


孔子为什么十五"志于学"、三十"志于学"?这两个"志于学"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十五"志于学"是生活所迫,是为"生存"学、为己学。三十"志于学"就是为"人"学、为"道"学了。这跟他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啊,三岁没了父亲,被迫离开家庭,由他母亲一人拉扯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个妇人养活孩子得多不容易啊!到了十七岁,母亲又离世了,这对孔子的人生来说是多大的磨难啊!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的人,感受最多的当然是磨难和痛苦,正因为他看到了、经历了大量下层人的痛苦才有"志于学",才有去除百姓苦难为己任的学,这和佛家离苦得乐是一个道理,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道理。

有了三十的"为人学",才会有十年磨一剑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四十不惑是在大量的学习、探索后得来的,不惑的意思与和尚得道差不多,意思是他把人类社会阶级的形成、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论到了本末、根源上。简单的说就是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社会运转的根本。《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不就是让大家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索事物,把本末、始终弄清楚,人就没有惑。王阳明说:知道做不到,还是知的问题。意思是没有把本末、始终弄清楚就会有惑,就会做不到,一个道理。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尽人事"的由来。


什么是五十而知天命呢?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础是"不惑"。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称为"尽人事",极致的"尽人事"、论"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为"尽人事"的明灯,他们相辅相成。而当这一切都极致以后,还不能得完美结果,那么一定还有别的原因,这就是天命产生的原因。天命承担了尽人事后而不得完美结果的责任,他是事物完满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内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种安排。所以"尽人事、听天命"二者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的基础。

六十耳顺,是在"尽人事以听天命"的基础上来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做,知道别人为什么说,理解别人,坚持自己。用但丁的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一个人有了原则、有了价值观、有了判断力,不被世俗束缚、不人云亦云,反过来看我们普通人呢?思想行为如浮萍,无根……。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晚而好易,以至韦编三绝。《易经》讲一阴一阳谓之道,讲一个分币的两面,讲完整的大象。他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础,我们一般人难以达到这个思想境界,就不废话了。


下面通过事例看孔子的伟大之处。

《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弱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鲁国颁布了一道法令,鲁国人在其它诸侯国沦为奴隶的,若有人帮奴隶赎了身,这个费用可以在鲁国国库报销。子贡赎了人,不去国库报销。孔子批评子贡:子贡你这样做不对啊,你赎了人不去报销,以后就不会有人去赎人了。你领了赎金,天经地义,不领赎金会导致更多的鲁国人得不到救赎。子路救了溺水者,别人牵了头牛来感谢他,子路收下了,孔子夸子路:你做得好啊,这样以后勇于救人的人就更多啦!

照我们普通人的眼光,子贡很高尚,子路很平庸。可结果孔子批评子贡、表扬子路。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得失价值系统下,以"得失"选择、指导思想行为。假如哪一天其他人在国外遇到了鲁国的奴隶,他就会想:假如我今天赎了人不去报销,经济上就会受损失。去报销的话,和子贡就形成了对比,别人就会说子贡高尚,我跟子贡比就差远了。赎了人不报销经济上受损失,报销了名誉上受损失,因为"失"干脆不做了,这就导致奴隶得不到救赎,所以孔子批评子贡。子路救了人,收了好处,以后其他人遇难,路过的人会因为"得"而勇于救人,所以孔子表扬子路。


被困陈蔡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意思是我们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为什么被困在野外?我们是思想家、我们修道的目的是为了匡世济民、伸张正义,按理说我们这样的人应该人人都爱戴、处处都行得通才对嘛,为什么现在搞得饭都没有吃的、如此困顿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是不是我们还不够仁呢?所以人们不信任我们,是不是我们还不够智呢?所以别人不让我们伸张。孔子反问:伯夷叔齐不够仁吗?可最后结局是饿死首阳山。王子比干不够智吗?却被商纣王挖出心肝看看这聪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窍。

子贡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标准降低一些呢?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好的农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艺的精湛、而不是为了顺应市场、讨好消费者。君子修其道应严肃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如何取媚大众然后获得名声和财富。因此,子贡你的志向不远啊,你抱着这样的想法走不远啊!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虽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么关系呢?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我们是思想家、我们是修道的,道没修好是我们的耻辱。现在我们的道已经修好了,已经很完美了,却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们的耻辱了,是有国者的耻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颜回这小子说到我心坎上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