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26 18:35 浏览量:
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是资料和轶事最多的前辈学人,更是一个最难下定论的人,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记述和思考。无论从哪方面讲,胡适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又是一个极其矛盾,充满争议的人,一个复杂的天生异类的胡适。其为政为人为学思想又都如错综复杂的网,紧紧纠缠在一起,无法分离。

胡适的一生都包夹在论战、攻击与争议之中,除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几乎和所处的每一个时代和阶段都发生了全方位的摩擦,铺天盖地,胡适一生都是在批判与论战中度过的,这种冲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达到了高潮,在台湾,胡适度过了人生的最后4年,横竖是不招人待见的他又是被四面夹击的4年,他与时代的摩擦达到了高潮,而在其身后,争议仍未片刻平息,直至今日。

 
  •  

  •  

  •  

  •  

  •  

  •  

对胡适持异见者,一类是政治上的敌人,一类是学术文化上的敌人,可称之为政敌和学敌,这里边很多是他的朋友故旧,甚至学生也都向胡适一齐开火。从层次上,有最高当权者毛公蒋公、学界泰斗和领袖章太炎、鲁迅、郭沬若到对其一知半解的一介百姓、学界新人,可谓包罗万象。

从被批判内容上看,一样的五花八门,大到救国小到治学思想,甚或史学、文学、哲学等等思想,自有认同的有不认同的,认为合理的也有认为不合理,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遭骂的人物,无论政界还是学术界,无论青年胡适还是暮年适之。

正面评价胡适者,至少认为他是学识渊博的大师,乃至誉之为“当代孔子”,是二十世纪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伟大思想家,余英时认为他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学者,连英国著名翻译家韦利上世纪20年代就赞扬胡适是当世六大天才之一,从1917到1962年,胡适无论在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上都一直居于中心位置,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观察思考中国,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

批评者如名士章太炎先生对胡适擅长的哲学也嗤之以鼻: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就连他的弟子唐德刚也说,若以单纯学者而论,那他便一无是处,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

至于欣赏他还是批评他,却全不相干,批评或指斥也是记忆的表现,从思想史角度看,正是对他最高的礼敬。

胡适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西兼修,这也许是个矛盾体,而且胡适所置身的时代背景是逢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这是他与那个时代遇到的巨大困惑,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思想难题,而另一方面,胡适的特质性来源于他的复杂经历,他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更广阔,因此他观察世界的角度自然也与众不同。

在当时不断两极化和激进化的社会中,胡适试图去寻找一条超越阶级斗争,和平独立的发展道路。他致力于学术独立,科学救国,然而,时代偏偏无法给他一个正面求证的机会,他也无力给自己创造任何机会。他的个人世界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所以,胡适并非一个不识时务、思想迂阔的书生,恰恰是因为他的特质性,才使他显得如此突兀,以致“不合时宜”,使他总是陷入角色的紧张中,无论作为校长、舆论家、政府顾问,都会挑起争议。

胡适面对种种的指责甚至恶意攻击,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时候他们是身不由己,别无选择,言不由衷,我想除了真正接触过胡适在真正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外,大都内心有一杆秤吧。

公元1962年2月心脏病猝发去世,去世后的胡适获得了极大的哀荣,蒋介石亲往祭吊,并亲书挽联一副: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然而蒋在胡适去世当天的日记中却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也许正是这新与旧,才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矛盾的中心。

 
  •  

  •  

  •  

  •  

  •  

  •  

胡适和李鸿章一样的奇诡,外国人奉之如神灵,国人贬之如草芥,有多少人读懂其中的曲折和隐晦?我相信后来者评论自会越来越公道和客观,也许年代久了我们又倒过来仍旧信奉他。

相对于他的梦想,胡适是一个悲剧似的人物,相对于今天的年轻读者,对胡适思想感到隔膜,又是一个悲哀。但无论如何,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先人前辈,在他面前,我们总是那么的肤浅和刻薄。

胡适已经逝世50年,胡适先生的影响和地位,真不是简单数语可述,其思想和精神之内涵,许多至今尚未被消化完毕,无论怎样,但都可以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