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商业卫星时代来临 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9-30 13:33 浏览量:
商业卫星时代来临 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


日前,SpaceX公司宣布第13次“星链”任务发射取消。原定于9月17日的发射,在延期至18号后,马斯克仍因糟糕的天气会导致回收船无法作业,不得不宣布,无限期推迟该任务。
虽然SpaceX这次又“跳票”了,但其前12次“星链”任务已把数百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毫无疑问,商业卫星时代已经来临。
太空:不容缺席的舞台
21世纪的头20年,全球诞生了超过140家新兴航天企业,SpaceX无疑是最瞩目的一家。仅今年,它就获得了9份卫星发射合同。早前的2019年6月,SpaceX估值达到333亿美元,甚至一度超越了同期的特斯拉。
商业卫星的巨大价值已经显现。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2025年前,卫星互联网产值可达 5600 亿美元至 8500 亿美元。
相较于狂人马斯克的自带流量,中国的商业卫星及其背后的企业,恐怕还未被大众所熟知。甚至有好事者揶揄,当1.2万颗“星链”卫星全部升至太空,还有我们的“空车位”吗?
直到今年6月,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时空道宇“1000万元包邮出售迷你卫星”的新闻在科技圈、投资圈和广大航天爱好者中引发热议,公众才发现,中国航天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变革。
彼时的时空道宇,已具备微小卫星产品级设计及批量生产交付能力,其核心配套星载单机全部为自主独立研发,积累了150余项发明专利。有业内人士评论到,时空道宇在低轨导航领域已经和美国企业并驾齐驱。
这样的抢眼表现,在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首次纳入“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振奋人心。
若干年后,当人们梳理中国商业航天年表,2020年注定会被加粗显示,当然被铭记的还有另一个时间——2014年。
时空道宇:神似刚起步的华为
回到梦开始的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首个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当年,现任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CEO及首席科学家王洋,受到相关政策鼓励,毅然放弃了中科院稳定的工作,创立了中国首家商业卫星公司。
身为80后的王洋先后任职华为、中科院,拥有其他工程专家普遍缺少的跨专业商科经历。面对商业航天投入周期长、市场基础弱、技术门槛高、回报周期长等难题,身为中国商业航天拓荒者的他,已摸索出一条降本增效的快车道,发挥了民营航天企业 “小” “快”“轻”的优势。
 
王洋将时空道宇定位为全球领先的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覆盖从研发、制造到应用全产业链。打个通俗的比方,华为在地上建基站(ICT),他们则在天上放卫星(AICT),都是为了通信。
在卫星制造方面,时空道宇已掌握50-500kg微小卫星的完整研发及产品定义能力:
今年8月,基于GSP100平台打造的首发双星,已顺利通过出厂评审,全面具备发射条件。首发双星经历了12次大型试验及超200项测试,测试时长超1800小时,全面覆盖星上8大系统。双星在2020年年内发射入轨后,将开展全球首个商用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验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