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法润民生”探索解纷 护航乡村经济发展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1-14 18:12 浏览量:
“法润民生”探索解纷 护航乡村经济发展


“这个纠纷我们在一年半中至少调解了十六次,这还只是算约了镇司法所、村委、当事双方代表等的‘大数’,至于面谈、通话等其他沟通方式,不计其数。总之,就是一个关键,依法用情用心调解,只要有希望,我们就努力达成调解共识。”说起化解矛盾,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马鞍村“老沈工作室”的沈忠良颇有心得。乡村纠纷怎样依法调解?法治如何护航乡村经济发展壮大?在 “法治乡村建设基层行”中,记者感受到江苏在“最后一公里”为民解忧、助力经济发展的成效。

化解纠纷 将法律服务送到“指尖”

八仙桌,长条凳,一杯茶,村民们聚在一起聊家常、话村务、提建议,村干部也在这里宣传政策、调解纠纷、听取民意。

“民生茶社”起源于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岑村村,通过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议事协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大村民在民主自治中的主体作用。在岑村村,记者看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门口放置了“民生茶社”“青年茶社”“援法议事厅”等牌子,室内墙壁上挂着巨幅的“议事会员名册”,清晰展现各村民小组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武进区司法局局长薛健峰介绍,为进一步创新推广“民生茶社”这一法治乡村建设品牌,洛阳镇马鞍村把“民生茶社”与律师“法律顾问工作室”“老沈工作室”相结合,赋予“民生茶社”新的内涵,兼顾村民调解和企业维权,成为该村加快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有效探索,也是推动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的有益尝试。

2017年,为了帮助常州市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马鞍村村委与驻村律师团队经过协商,主动来到合作社,帮助合作社与当地的农民洽谈,讲解果农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法律风险提示等法律政策规定,消除了众多果农的疑虑。随后,马鞍村不断提供法律服务,明确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具体目标,合作社将有意愿的村民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建立起“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机制,积极为社员解决种植技术、果品质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如今常洛果品已经拥有322户社员。涉土地纠纷是乡村调解的“硬骨头”。2018年9月,随着《土地管理法》调整,常州市武进区马鞍村西黄村民小组向村里反映1999年以来与常意公司签订的租地协议中的付款应有所变动,但常意公司并不认可。如同本文开头沈忠良所介绍的,经过一年多来镇司法所、国土所及村委会、律师等多次耐心沟通调解,终于在2019年5月,促成了当事双方满意的结果。

如何从源头化解纠纷?常州市通过积极打通“最后一公里”,将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将知识送到指尖。通过新媒体的运用,在“法润民生”社群广泛开展“三节四时普法行” “以案释法基层行”“德法涵养文明 共建绿色生活”等法治宣传活动,促进村民知法守法用法。

 

马鞍村总人口2671人,暂住外来人员1700余人。2014年至今,随着马鞍村普及法律知识,事事讲法、件件依法、处处用法,用法治为区域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