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2002年度中国十大商业新闻和十大获提名新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6-23 16:50 浏览量:
  另有十大商业新闻事件获得了评委会提名:
  九、国内九大家电销售企业联手采购,抗衡业内巨头

  十、国际知名的7-11便利店在大陆经营权的划分尘埃落定
  四、各地争相举办名目繁多的跨国采购会,国家经贸委下令规范
  太平洋百货连续发生的两次人事大变动,引发的结果一方面使太平洋百货在内地的发展遭到了重创,另一方面更大的影响是诞生了两大百货新巨头大洋百货和银太百货。而商业企业中,如何对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也成为商界的新话题。
  零点调查集团
  主办机构:
  七、上海联华并购华商,成为年度业内最大企业并购案,联华再次巩固其本土霸主地位
  光明日报

  11月22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新的协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此次新一届连锁协会副会长人选的产生引人注目,他们都是通过自我报名、公开竞选、投票表决方式胜出,使连锁协会具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它既包括了已经在国内连锁商业中成绩斐然的企业代表,也有跨国公司的成员,以及百货业业态中连锁新星,还有家电、医药等专业连锁企业的企业人士,同时还吸纳了供应商代表。连锁协会选举方式和选举范围的改变,标志着连锁经营方式正在成为跨行业、跨业态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异常广泛的生命力。

  盘点入世第一年,我国商业领域发生了许多值得我们记忆和回味的事件,他们有的曾经轰动一时,有的至今历历在目,有的甚至还在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整个行业。
  羊城晚报
  北京晚报

  二、外商在华的竞争由规模、资金逐步转向业态竞争,纷纷引入的新业态令人耳目一新
  1月,国家经贸委在上海召开“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这是国家内贸局撤销以后召开的首次大规模行业工作会,也是多年来与会代表层次较高的一次。国务委员吴仪率十余个省市地方主管领导高调出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今后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现代流通三大发展方向。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当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决了连锁经营发展在工商登记注册、跨区税收、专卖专营商品销售许可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为连锁经营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在沪召开,明确了商业发展方向
  2002年进入国债技改项目的总体金额约200个亿,其中商业连锁(包括药业连锁)约占65亿元,今年给贷款企业的贴息政策是2年。目的是使改造后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得到长足的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

  11月,北京华联又发布消息称,已正式通过了以3.13亿元人民币收购关联企业所属的10家超市子公司及其经营性资产的董事会决议。目前,该公司对关联资产的收购计划已完成了过半,旗下分公司店铺总数超过了40家。同时还宣布“北京华联”将更名为“华联综超”。

  6月27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大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首次给商铺投资者们立规矩,其中规定:今后大连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应当根据城市区域功能定位的不同,规划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以购物中心、百货店、专业店为主;区级商业中心以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主;社区商业中心以便利店、小型超市为主。其中新建(含新设)、改建、扩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应在立项前申请商品流通管理部门组织听证会,听取行业组织、周边同业单位、社区组织、消费者代表及专家等方面的意见。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将听证意见作为审批依据。市商品流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举行听证会。
  中国企业报
  新浪网

  名牌时报.超市周刊

  中华工商时报
  协办单位:



  《商业时代》杂志社
  二、国债贴息首次惠及商业企业

  不同城市地区家电巨头宣布结盟,旨在对抗国美苏宁的同时,也是家电销售渠道整合的一种破天荒的尝试,究竟能否影响国内家电销售业的格局,仍有待于关注。
  随着中国商业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入世元年里,外资零售企业加快了在华的扩张步伐,外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新业态成为竞争的新利器。沃尔玛2002年在中国新开了7家店,其中在深圳开的社区店是沃尔玛在中国开设新业态的尝试,而另一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在2002年也将其旗下另两大业态品牌迪亚折扣店和冠军标准超市带进了中国,并与首联、上海联华两大国内零售巨头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外资便利店也加快进入中国,7-11便利店已在广东开设了100多家店。包括欧培德等经营家居建材等的专业连锁超市也纷纷进入中国。

  联商网
  北京青年报
  9月,中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拟变更为"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拟由"中商股份"变更为"华联股份"。同时新的“华联股份”将重点发展购物中心业态,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郑州等地开设了购物中心,并宣布将在武汉、桂林、长沙等地开设购物中心。

  七、多年致力于在华发展直营店的麦当劳终开特许经营口子




  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竞选方式产生新一届协会领导人,为行业组织的民主化进程开了好头
  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
  北京日报
  北京现代商报
  在北京首联成立一年之后,11月传出消息,作为曾是最大股东的北京物美正式退出首联集团,据官方人士表示,物美从首联退出,并不存在物美"炒"了首联或者首联"炒"了物美的问题,是双方友好协商的结果。主要是考虑到首联集团与物美存在着同业竞争。物美退出首联,或许对双方都有利,“联而不合”的局面反而有可能改善,首联也宣布将会加快整合速度,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据透露,未来的首联集团将以四种业态的面貌出现,其中大卖场和综合超市由首联集团自主经营,其他两种业态--便利店和折扣店则以合资形式出现,到目前为止,首联已经与迪亚折扣店、冠军标准超市达成了合作协议。
  2002年因一系列超市的倒闭,使得商业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引发了关于通道费的持续讨论,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北京、上海相继出台了规范进场费的有关规定。在第四届中国连锁业经营会议上,进场费更成为一个讨论的重要主题,国家官员、行业专家、业内人士纷纷就此发表各种意见。
  六、太平洋百货高层人士震荡,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决裂,携大量业务骨干出走
  北京晨报


  目前有关各方对进场费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收取一定的进场费是合理的,这有助于零售企业选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并使那些交了进场费的供货商的商品能占据卖场有利位置,供货商对零售商支付的通路费用是他们使用商业资源的代价,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必须事先在合同中写明,而不能乱收费,胡乱摊派费用。

  9月,北京大中、上海永乐、河南通利、青岛雅泰、成都百货、广东东泽电器、深圳铭可达、武汉工贸和浙江五交化九大地区家电零售巨头在广州宣布结盟,共同投资组成“中永通泰”家电联盟,之后又有重庆商社、重庆百货加入联盟。成立联盟后的第一大举动就是在10月顺德家电博览会上签下了28亿元家电采购意向,不久东泽电器和深圳铭可达又相互参股30%,被看作家电联盟内部进行整合的一个重大尝试。在12月又传出消息:“中永通泰”家电联盟在2003年集体采购家电金额将达150-160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深圳商报


  北京德利多富科技有限公司

  至此,北京综超和华联股份作为北京华联集团的两大上市航母将以大型综合超市与购物中心两种业态争夺国内零售市场。
  2002年太平洋百货在内地遭受重创。5月,曾一手开创上海太平洋百货的总经理王德明率多名主力部下辞职,随后又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创立大洋百货;7月底,太百创始人台湾章氏父子将其在太平洋百货中国公司中的全部股权以100亿新台币的价格卖给了台湾31家银团掌控的太平洋流通集团。10月,开创成都太平洋百货的老总朱海翔又率多名部下离开太平洋百货,使得太平洋百货雪上加霜。朱海翔也与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中国银泰集团合作创建了银太百货,这两大新百货巨头凭借着背后的资金实力都宣称要发展连锁百货,并都宣布将在上海开店,与太平洋百货一争高低。


  沃尔玛2002年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速度,除了新开店7家外,全国各地在建的店和有意向的店达30多家,沃尔玛高层也透露,到2003年底,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要达到44家。沃尔玛在北京的首家店石景山山姆会员店预计在2003年春季开业,在天津将入驻万达商业广场,而在上海,沃尔玛除了设立采购分部外,它的选址和开店数量却还是一个迷团。此外,长沙、南京、青岛、杭州等地都传出沃尔玛将“杀入”的消息,其在全国的扩张战略已展开,全国布局初步形成。
  为此,近日,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商业时代》杂志社、北京现代商报、羊城晚报、新浪网、联商网、零点调查集团等主流媒体、行业组织、商业研究机构和领导企业联合发起,30余家权威机构共同投票表决,评选出了“庄胜崇光杯”2002年度中国十大商业新闻及“年度行业贡献奖”得主和“年度影响力人物”。十大商业新闻是:
  一、家乐福等外资商企完成实质性整改,重新获准开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继去年并购万佳之后,华润又在今年重拳出击,9月底,华润创业宣布以现金2.32亿人民币收购苏果超市有限公司39.25%的权益,而苏果超市是江苏省最大连锁超市,拥有连锁网点600多家,位列中国连锁企业第八位。但双方的谈判并不是很顺利,双方就“参股还是控股”一直存在着争议。

  十、带有明显官方主导色彩的北京首联集团股权变更
  八、一度被誉为全国超市样板的福州华榕超市因经营不善、盲目扩张而倒闭,引发供货商抢货风波


  福州华榕超市是全国最早发展起来的正规连锁企业之一,一度曾经被视为全国行业典型,中央领导亲赴视察,各地企业前往参观学习。但华榕超市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力而行,在管理、资金跟不上的情况下过于快速扩张。曾自诩到2003年连锁超市将达500家、营业面积逾30万平方米的华榕超市,没想到总店数尚在100家左右徘徊时,已被年关讨债的供货商逼上绝路,致使其所拥有的超市门店几乎在一夜之间或“闭门谢客”,或演“空城计”,或干脆“改换门庭”。华榕超市的倒闭既是超市盲目扩张的后果,也是与外资超市竞争败下阵来的后果,更是长期占用供货商资金、商业企业缺乏信用的后果,一旦超市资金链条出现断裂,就遭遇了灭顶之灾。华榕超市的倒闭给国内零售企业再度敲响了警钟,并由此引发了有关超市赢利模式、进场费、工商矛盾、商业企业信用等问题的持续讨论。
  四、零售企业向供货商滥收通道费,工商关系矛盾激化,引起政府关注并出台相应规定

  

  12月6日,我国首部《中国零售业白皮书》发表,由此表明了现代零售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更受社会各方关注。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零售业白皮书》披露,到2001年底,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已发展到362家,其中110家法人企业,252家活动单位。港澳台投资零售企业有100家法人企业,134家活动单位。2001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额占中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零售业总额的5.29,占中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46%。港澳台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3.27%,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的0.9%。
  国家流通主管部门为商业规划的立法已经奔走呼号多年,但由于各方认识不一,一直未能在国家层面突破。此次在重要城市的突破无疑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作为地区商业重组的典范,“首联”整合重组的进展速度和效率,也一直为国内其他地区商业所观望,2003年新业态的开设是否会为首联带来新的希望,也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九、长于资本并购的华润集团与江苏最大连锁超市苏果超市草签并购协议
  三、大连市人大率先在全国通过商业规划立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商业发展无法可依的无序局面
  八、京城两大上市公司中商股份和北京华联公开联手,北京华联业绩大提速
  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
  从今年开始,国家经贸委决定把以往只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国债贴息优惠政策,给予一部分有市场发展前景和竞争实力的商业企业,支持商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力。据初步统计,今年已有58个商业流通项目获得支持。
  8月,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总裁陈必得表示,到2003年,麦当劳将在中国拓展特许经营模式,邀请中国的投资者加盟麦当劳,中国的投资者需要花费200至300万元人民币,便可以开一家麦当劳店,加盟费用和国外其它地区水平相当。
  五、全球五百强之首、商业巨无霸沃尔玛进军京津沪三大战略要地,摆开全国布阵
  据了解,麦当劳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近28000家餐厅,其中美国本土有13000家。陈必得认为,中国人口为美国4倍,而麦当劳餐厅仅有300多家。因而,陈对中国市场野心颇大。他计划未来几年,每年在中国开设100家麦当劳餐厅。


  新华社

  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综合处
  3月,大连万达宣布将与世界最大零售巨头沃尔玛携手在全国各地兴建万达商业广场,沃尔玛将入驻万达在全国各地的商业广场,至2002年底,万达已在青岛、上海、武汉、长沙、南昌、南京、长春、沈阳等十多个城市动工兴建万达商业广场。除了与沃尔玛合作外,大洋百货、欧倍德建材超市等零售巨头也与万达达成了某种协议,也宣称将入驻万达商业广场。其后,家电巨头海尔也宣布与欧倍德签约,共建连锁建材超市。这一年里,金融背景的银泰集团也加大了对零售业的投资。近年来,尽管零售业微利的抱怨不断,但其他产业资本的强势介入预示着必将掀起中国零售业的又一番风雨。
  精品购物指南

  经济日报
  收购苏果后,加上华润万佳零售,华创的零售连锁营业额比例将接近排名第一的上海联华;通过此举,华润创业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华东市场的地位,也是其向全国扩张的一个重大举措,去年8月底,华润集团投下4.57亿元一举买下万科持有万佳的72%的股份,今年5月下旬,华润集团又斥资1.4亿元,买断深圳农产品所控50%深圳华润万方的股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华润连斥巨资独揽广东两家大型零售企业,使其在全国总店数已达400多家,年营业额达到50多亿元。
  7月,上海联华宣布以人民币2.1亿元溢价参与杭州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单方增资,增资后,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杭州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华商集团在浙江拥有30多家家友超市,是浙江省内最大的连锁超市,但由于自身扩张资金缺乏,因此成为并购对象。联华以50%股权成为新组建的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成功地实施了国内连锁业最大的一桩异地购并案。继并购浙江万家福之后,联华2002年又控股了杭州华商集团,此举使联华进一步奠定了联华在浙江的霸主地位,同时联华还宣布:在五年内,在浙江省要拥有1000家网点,销售规模超过150亿。

  除了香港牛奶公司之前获得了7-11在广东的经营权,并已经在广东开设了100多家店外,香港牛奶公司、正大集团和统一集团一直在争夺着7-11在内地其他地区的经营权特别是在上海和北京的经营权。其间不断有消息披露,正大集团和统一集团都曾宣称自己有望获得在上海的经营权。北京7-11合资公司的股东为4家,日本7-11集团将持股51%,占控股地位;台湾统一超商有望持股14%;内地的两家股东中国糖业酒类集团与北京商业连锁集团则分别持有10%和25%。另据透露,10月底,统一超商已经与上海良友集团签订了协议。根据协议,统一超商拥有良友便利30%的股权,并将逐步接手良友便利,希望能在较快时间内将品牌转换成7-11。
  特邀评委单位:
  六、首部《中国零售业白皮书》发表
  一、万达、海尔等产业资本强势进入商业领域
  但到底是哪家企业获得了在北京和上海的经营权,是否已经正式签订了相关协议,其实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即使已经达成了内部协议,也还需经过国家的批准。

  清华大学

  人民日报
  从目前看来,进场费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尽快出台,另一方面也需要工商之间进行更有效的协调,而对于零售商来说,没有了进场费这个重要利润来源,如何去开拓其他赢利途径,如何控制运营成本,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




  为推动中国商品的出口,2002年4月,国家经贸委在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这之后,各地竞相仿效,造成采购会重复举办、过多过滥,影响了跨国零售集团的正常采购计划,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12月初,国家经贸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自行控制,规范跨国采购活动。

  财经时报
  粤港信息日报
  到2002年底,外资投资商业企业整改工作基本结束。尽管整改手续尚未全部完成,但家乐福等一批外商已经重新获得开店许可。
  在2001年,家乐福等一批外商被政府有关部门强令进行整改后,2002年,外商普遍开始了其股权结构的调整,尤其以开店速度最快的家乐福最为引人注目。5月,家乐福出让其在沈阳、大连两家全资超市35%的股权,由此,家乐福超市转让股权的序幕被拉开,在沈阳、大连两家超市的35%转让给了辽成大。此后,又与辽成大、西安世纪金花、昆百大、广百股份、天津劝业等企业合资组建各地家乐福超市。家乐福以27家分店的35%股权为筹码,和中国政府部门进行艰苦谈判,最终获得了在中国的继续生存权。

  7月,中商股份第三大股东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与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持有的中商股份国有法人股21.98%的股份,转让给北京华联集团。
  京华时报
  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