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从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两个维度啃下“硬骨头”

来源:未知 时间:2021-12-09 18:03 浏览量:

从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两个维度啃下“硬骨头” 


日前召开的成都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提出,除了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公共文化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创业就业、服务困难群众、乡村振兴八个方面“急难愁盼”问题,还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化解信访积案、守护城市安全六个方面“硬骨头”问题,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成都武侯区建立问需服务、民生观察员、项目清单管理等工作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分工,不断健全工作体系。

问需与施计之间,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满足市民美好生活向往。

提供“武侯样本”

城市有机更新驶入“快车道”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更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久后的4月,以“更新新场景、焕新新商业、重构新城市”为主题的2021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消费场景营造大会落地成都武侯区。

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武侯区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在顶层设计方面,武侯区明确提出坚持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更好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如今,不论是浪漫文艺的音乐大道、玉林路,还是古风古韵的锦里;不论是时尚包容的来福士、大悦城,还是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和新消费场景营造让“而立之年”的武侯焕发新的活力,把人们“向往的生活”照进现实。

在城市有机更新的“武侯思考”中,武侯区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的重要抓手,作为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路径,作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城市有机更新优形态、添动能、强治理,努力彰显“国际商务高地·人文宜居武侯”魅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作为武侯区音乐坊片区更新的开篇之作,成都城市音乐厅已成为文化产业与街区共兴的“音乐+”全要素产业链构建范本。位于武侯区永康森林公园以北区域的武侯区悦湖科技城,则立足于建设高端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公园产城”。

如今,在这里,构建了5片区22单元有机更新格局,加快实施27个重大更新项目,总投资近1300亿元。

据了解,未来5年,武侯区将坚持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重塑区域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的基础工程,强化“三轴带动”,加快构建人民南路、川藏路、永康路三轴辐射带动该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为中国城市有机更新提供更多“武侯样本”。

建设美丽武侯

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今年10月举行的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成都市武侯区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国家生态县的“升级版”,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首创即成的背后,武侯区有何成绩支撑?

从创新来看,武侯区探索出以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经济开发模式,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对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的探索,发挥政府和企业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和资本结合,实现企业投资改善环境,环境改善提升资源价值,资源溢价反哺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同时,创新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专家河长“三长共治”机制,探索机动车污染、高校实验室废气治理,开展耍都餐饮集中区油烟监管新模式研究试点。

在水生态改善方面,“宜居水岸”建设覆盖江安河、清水河、黄堰河等9条主要河道,全长约63公里,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创新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有力推动了政府公共部门和融资企业共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以实现更好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目的。

项目通过河堤改造、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绿化提升、绿道建设、海绵城市和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等,助推城市有机更新,聚力打造蓝网绿道,积极营造消费场景和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切实改善该区河道水质,增强防洪排涝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滨水区域生态环境,助推沿河城市品质提升。

2017年以来,武侯区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1698家,以“散乱污”整治推动“腾笼换鸟”释放空间,区域业态得到显著优化,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经济、文化价值得到初步显现。

根据武侯区第八次党代会要求,未来五年,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建设美丽武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零碳旅游景区、零碳商业综合体、零碳社区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示范区。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建设“无废城区”。提升公园城区形态风貌,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覆盖全域、特色发展的未来公园社区体系。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出行无缝衔接。

打造“两地愿景”

创新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3.0版政策、规划4.0版政策,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成都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安排。

早在去年,武侯区“区块链+政务服务”的探索便正式拉开序幕,旨在为打破传统壁垒,构建企业政务服务新模式,为营商环境优化创造更多可能性,

从“0”到“1”建立“区块链+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方式新变革,武侯怎么做到的?据了解,目前武侯区已实现“企业开办-一链上办”,打造“企业开办”审批事项的“证照链”“材料链”“过程链”“管理链”“审计链”,实现审批事项全生命周期的环环相“链”,让市民办事时少带材料少跑路。

同时,建立“跨省通办”可信通道,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城市通链建成后,针对需要申请人分别到不同地方现场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对武侯区块链平台共享材料中心拉取相关数据,当事人无需再提交相关资料,即可实现异地办理。

此外,楼宇经济“武侯模式”也树立了行业新标杆。深究其创新亮点,一是坚持“三大维度”和“一大引擎”的发展思路,以专业楼宇为载体,以总部经济为重点,以产业生态圏为基础,提升楼宇产业导入应用场景,构建产业集群发展带;二是在楼宇服务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旧楼改造选择标准、楼宇经济标准诠释、专业楼宇科学布局、楼宇品牌宣传等方面树立行业新标杆,提供一个“现象级的范本”。

高效且具创新的政务服务,成为武侯吸引各大企业落地的亮点。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武侯区新增市场主体15.89万户、总量达30.26万户。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

据悉,未来5年,武侯区将继续围绕打造“国际商务高地·人文宜居武侯”,谋划推出一系列举措,加快实施一系列项目,努力从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两个维度塑造城区品牌,在新的征程上,努力实现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

打造立足成都、服务成渝、辐射全国的国际化现代化商务高地,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美好生活承载地,武侯区的“两地愿景”既是一幅可感可及的民生画卷,也是一份催人奋进的行动指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