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全国文明城市凯里:擦亮文明底色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1-25 10:00 浏览量:
全国文明城市凯里:擦亮文明底色




    11月20日,喜讯传来——凯里市成功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久久为功,终得梦圆。这是孜孜不倦追求的“圆满”,是“跳起来摘桃子”的肯定,是文明做底色,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答卷”。

    跳起来,向梦想出发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城市的精神气质。

    2002年,凯里市拉开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序幕,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斑马线文明”由此开始。这一年,也是凯里文明起步的标志之年。

    追求文明的步伐一旦迈开,便再未停歇。

    2006年,凯里市获得“贵州省文明城市”称号。

    从“省级文明城市”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凯里有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与精神。

    2011年、2015年,凯里两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两次提名,两次又都与荣誉“失之交臂”,凯里有遗憾却不气馁。

    不气馁,是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凯里来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不是工作要求,而是崇高追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凯里带动了多项创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成功纳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是省文明委授予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

    接续奋斗再扬帆。2018年,凯里市再次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全市干部群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与决心,再一次朝着梦想出发。

    守初心,为民写答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凯里要的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主要的是守好初心,以创建为抓手,答好为民服务的答卷。

    黔东南州与凯里市携手共创共建,将创文区域划分为124个网格,实现了创文无缝隙全覆盖,创建工作全方位联动、全领域覆盖。同时,以网格(社区)为单位成立兼合式党支部,建强党的基层创文工作阵地。

    聚焦民生实事,凯里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环境美化行动等十大重点攻坚行动,“内外兼修”提升城市“颜值”,涵养城市“气质”。

    近年来,凯里实施道路交通文明畅通工程,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建成一批公园广场和室内外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9%;升级改造、新建一批农贸市场、公厕;实现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环卫保洁“全覆盖”,城区清扫保洁率达100%……

    变化,不仅体现在环境的提升上,还体现在生活的便捷、智慧等各个方面。

    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站式”办公、绿色通道、集成套餐、免费寄递等多种便民服务,重点打造政务云、智慧社区云、智行交通云等,用大数据服务群众。

    “生活越来越舒心了。”居住在黔东南气象局小区的退休市民施雯说,不仅自己居住的小区变了样,整个城市都在变美变好。

    树新风,筑精神高地

    凯里着力打造西部区域城市苗侗明珠精神高地,走出了一条突出文明养成与苗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在城市建设上,凯里注重融入民族特色,除了建造民族特色地标建筑外,公共场所、公共设施随处可见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创作上,大型民族歌舞剧《银绣》《侗族大歌》等接连涌现,成为了多彩贵州百花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文化传承上,戏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民族文化的融入极大地丰富了凯里文明创建的内涵,凸显了凯里特色。文化与文明,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文明新风扑面来,斑马线上的文明、人车礼让、特殊人群关爱、公交车上照顾失禁老人、守护高考的“爱心接力”等,都成为凯里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从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与志愿队伍可见一斑。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凯里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80812人。精心打造了“爱心妈妈”等一批志愿服务爱心品牌;培育了青年志愿者联盟等一批专业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

    多年的辛勤浇灌,凯里拥有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校园等,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