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财经专栏 > 正文

四十不惑:疫情下的中产理财经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9-30 19:19 浏览量:
四十不惑:疫情下的中产理财经



虽然离疫情爆发已过去9个月,即将“四十不惑”的陈益文至今依然对同事抢购口罩一幕记忆犹新。

今年春节放假前倒数第二天,陈益文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位同事,看着对方手里抓着的一大包封装口罩,他感到甚是奇怪。“口罩供应稀缺,我刚到附近的药房把最后一包抢走。如果别人有需要,我可以高价出售。”在陈益文的追问下,同事小声透露。

尽管当时的陈益文并未太将买口罩一事放在心上,但作为具有多年投资经验的小散,敏锐的嗅觉仍然让他对市场情绪做了一个推测:如果疫情真的严重,口罩防护需求必将大增。

次日,陈益文小幅买入了一只口罩概念可转债。疫情影响也波及到了资本市场,今年2月3日,股市在暴跌中开盘,大量个股封跌停,但陈益文节前加仓的可转债当天暴涨30%+,对冲了他账户上的部分损失。

回望已经走过大半的2020,这只是在“疫情”的压力测试下,一名散户的投资小插曲。

心态决定成败

作为无数“测试员”中的一份子,39岁的陈益文即将进入“四十不惑”的人生阶段。平时除了在自媒体平台输出内容外,他还有一部分房租收入,而生活支出则占到收入的四成左右。从经济水平来看,陈益文可以归入中产阶层。

这样的陈益文,同时也是拥有多年经验的散户投资者。

“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的实习单位,好几个同事都认为年轻人应该学会理财,这样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宽松。当时正好也是牛市,我也觉得是一个机会,就开户入市了。”据陈益文回忆,那是2007年1月份左右,“虽然大家都推荐股票,但我感觉自己性格上更适合基金,所以就先后都买了一些。”

时光飞逝,在市场中打滚摸爬13年之久的陈益文,投资心态已和当初大有不同。“经历过2008年、2011年和2018年的熊市后,心态变得成熟,对事态的发展更为乐观。”陈益文笑着表示,“现在更喜欢赚取稳健的收益,不会为了盈利冒进,也不会听到外界说要买什么就跟着买,这些都只是一种信息来源和评价渠道,来完善自己对投资产品的认识。”

长期保持重仓的他,在春节假期后出现的市场暴跌中股票账户缩水严重,但基于将未来几个月要使用的资金提前准备好的这一习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轮损失下产生的影响,也缓解了陈益文的心理压力,而这一切,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

“2015年三季度可以说遇到了最大的困境。尽管已经拿了一些钱出来买房,但依然还有一些钱在股票账户,当时市场第一轮和第二轮熔断的速度非常快,即使是买基金回撤也不小,盈利缩水很多,家人都产生了很大意见。那次也让我认识到,投资体验很重要,随时都需要做好风险防控。”

“现在的心态让我懂得,手里的这笔钱有多少可以拿来投资的,又有多少必须留着为未来生活做打算。也让我更清楚投资的时候哪些风险和收益更加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在陈益文看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才是学会理财的关键,“我的资产保值大思路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根据宏观的分析,决定在股票、房产和债券之间的配置比例。”

据陈益文回忆,他曾经也接触过银行理财、保险、P2P等产品。“但像保险因为不可能买太多,同时收益率又不高,只能起到基础保障作用,这一块就只是家庭配置了一些;而信托因为流动性不好,同时很多底层资产是房地产,所以就没有参与;而P2P之前买了不少,但2015年看到国家去杠杆的决心后都陆续退出了。”

“我看好资本市场,特别是基金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流动性较好,信息透明,进出方便,而且自己在这一块的投资经验也有多年,了解的比较深刻。目前感觉,未来财富增值的几个大方向里,优质企业的股权非常值得期待,而基金能够帮助我们投资到这类企业当中,分享其中的成长机遇。”陈益文说。

谈及疫情期间的理财经验,陈益文认为,使用闲钱投资十分重要,否则很难在暴跌赐予的买入机会来临时,泰然处之。同时,保持乐观也很有必要。“有投资者在市场悲观时,自己更悲观,卖在了2月3日的历史低点,静静看着市场上涨,自己却只能空仓等待。”

回忆起走过的理财之路,陈益文表示,自己在2008年买的一只基金拿了12年,增长接近5倍。虽然金额不大,盈利也不是最多,但是让他深刻认识到,长期投资也能实现躺赢。

“不想错失机会的话,不妨在投资时让子弹多飞一会。”陈益文感慨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