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草根达人 > 正文

高铁青年“护卫队”:极寒夜里的守候

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4 11:18 浏览量:

高铁青年“护卫队”:极寒夜里的守候 

 

在祖国最东端的高寒高铁线牡佳高铁上,有一支由“95后”信号工所组成的青年“护卫队”。他们与月光为伴,从深夜走到拂晓,对高铁信号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然后保障高铁的安全平稳运转。

12月3日清晨0时30分,我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桦林东高铁信号车间桦林东作业工队工长李鹏带领4名工友在桦林东站内正热火朝天的作业。东西碰撞钢轨发出洪亮的声音,划破了暮色的宁静。

火车没有方向盘,要想改变火车方向,就必须通过转辙机移动部分钢轨。北方的冬夜异常冰冷,气温低至近-30℃,转辙机操控的部件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会出现极细微的变化,如果差错超过0.5毫米,就必须手工校对。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检修不及时的话,高铁就不能通过,影响高铁运转秩序。

极寒夜里的高铁“夜行人”

白天高铁运转,高铁信号维修作业只能在清晨进行, 这些“夜行人”会对高铁信号设备进行逐个查看。极寒的温度和寒冷的寒风给室外作业员工们带来极大的压力。

“有的设备元器件状况查验得靠用手摸,因间隙狭隘不能戴手套,用不上3分钟,手指头就冻麻了,一场作业下来,眉毛、额发都会结上白色的冰霜,咱们都说咱们便是夜空里的圣诞老人。”张振辉笑着说。

2021年12月6日牡佳高铁注册,为了培养出一支文化水平高,习惯未来发展需要的高铁信号检修部队,桦林东高铁信号车间把21名年青人集合在一起,成立了高铁青年班组“桦林东作业工队”。这儿98%的员工有专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7岁,统辖2个站、3个中继站以及50多公里的线路区间,其间仅动车所室外设备就有300余个。

“他们在爸爸妈妈眼里都是孩子,可能在家里都没有干过重体力活,但是在岗位上,他们作业热情非常高,面对室外的恶劣天气条件,都干的非常超卓!他们总会说‘咱们年青恢复得快,没事儿。’也正是这些思维活泼,能吃苦能贡献的青年人为铁路带来了朝气与生机。”工长李鹏自豪的说道。

工长李鹏不善言辞、闷声闷语,干起活来却十分像样儿。在现场作业中,总是挑最难、最累的作业。疫情反复,他的妻子是社区作业人员,有时疫情情况紧急,清晨他们就得把8岁多的孩子送到近70岁的爸爸妈妈家,然后两个人火速赶往疫情一线和生产一线。两个人忙的时分,好多天都回不了家,总是把孩子托付给垂暮爸爸妈妈。他总说:“疫情期间咱们更要把好设备安全关,几个人的歇息换来的是几万人的舒心。”工队就这样被他带的,作风过硬,战斗力极强。

作业任务不忙时,李鹏带领工队中的青年员工经常性的展开毛病应急演练及标准化作业实训,然后大大提高班组员工的事务技术才能、安全意识和毛病应急处置才能。

“李工长是咱们的‘主心骨’,咱们跟着他干活心里很踏实,无论是技术难题,仍是现场沟通协调,他都能迎刃而解,并且他还耐心地给咱们解说现场知识,既是老师又是朋友。”青工孟金儒对李鹏敬服有加。

抵达作业方位后,头灯、手灯、作业灯依次打开,一束束光瞬间将作业地址照的通亮。他们敏捷依照之前的分工进入作业状况,更换箱盒内部干燥机,涂抹防冻液、调整道岔密贴,每个环节彼此衔接,合作有序有条有理,处理完一处又紧接着到下一处。

清晨3时,一阵寒风吹来,孟金儒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把帽子往下拽了拽,将厚厚的大棉袄紧紧地裹在身上。

“呦,小孟今天怎么还穿上单位发的大棉裤和大棉袄了,看来美丽没战胜严寒呀。”李鹏玩笑道。

“都说年青人火力壮,但终究是败给了这-30℃,好不美观已经不重要了,谁冷谁知道呀!”孟金儒笑着回答。

“天上银河川流不息向着远方,星光倒影漫山遍野花儿开放,咱们是星光,无怨无悔地发亮……”一阵歌声在铁道线上回荡,4时30分施作业业正式结束,返回工区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热情似火的歌声打破本是寂静的夜晚,给予这片铁路线足够的温暖。

牡佳高铁注册一年来,李鹏头发白了不少,脸也变黑了,咱们口中的“小鹏”也变成了“老李”。回望着死后运转稳定的高铁设备,李鹏的脸上也露出了老实的笑脸。

这只青年“护卫队”已经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看护牡佳高铁362个日夜。他们尽管年青,但行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歇。每一个辛勤付出、不计回报的日日夜夜都彰显出青年铁路人的责任与担任。他们用坚守与贡献为自己代言,为铁路代言,更为无悔芳华代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