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草根达人 > 正文

帕提古丽·亚森:植树16年 青春换绿洲

来源:未知 时间:2021-10-07 15:54 浏览量:

帕提古丽·亚森:植树16年 青春换绿洲 


修路、打井、铺滴灌带。进入10月以来,帕提古丽·亚森忙得不亦乐乎。“到11月,又要开始全民植树了,我们要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帕提古丽说。

帕提古丽·亚森在挖沙坑,为秋季全民植树做准备。热西提·依敏摄

帕提古丽今年39岁,在新疆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已工作16年。16年来她把最美的青春洒在漫漫黄沙中,换来的是一棵棵树、一片片绿。

据了解,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距离县城中心仅2公里,且每年以10—12米的速度由东北至西南向县城推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阻挡沙漠对绿洲的侵袭,1998年且末县成立了防风治沙工作站。

遵照父亲的心愿,2005年,帕提古丽考进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我爸爸是历史老师,他说历史上且末就曾有过沙进人退、人类被迫搬迁的事,防风治沙工作意义重大。”帕提古丽说。

帕提古丽在新疆钢铁学校学的是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曾经她向往能进入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但因家里出现意外,从学校毕业后她便回到家乡照顾父母,之后按父亲的心愿进入防风治沙工作站工作。

帕提古丽·亚森在割芦苇,准备编固沙栅栏。塔依尔·库尔班摄

“刚到防风治沙工作站,单位就给我发了一把铁锹和一把镰刀,让我到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边缘种树和割芦苇编栅栏固沙。”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帕提古丽心里很憋屈,向爸爸诉苦,“你把我叫回来就是刨沙坑、割芦苇的?这活太累,我干不了。”

“没事的,干啥事都是前面难。”爸爸鼓励女儿说,“年轻人要多吃一些苦。”

没想到,几个月后父母相继去世,帕提古丽受到沉重打击,但她不愿辜负父亲临终前让她坚持治沙的嘱托,父亲的遗愿支撑着她继续坚守种树治沙,而这一坚持就是16年。

帕提古丽·亚森在铺设滴灌带,拖不动了,便缠到腰上继续拖。热西提·依敏摄

沙漠里植树,首先要修路,然后要架设线路,打井,铺设滴灌管网。铺滴灌带是最累人的活,刚开始林区没有路,一圈又一圈滴灌带都是人扛过去,帕提古丽扛不动时就把滴灌带往身上一缠,拖着往前走。“铺滴灌带时,得把滴灌带从这头扯到那头,再从那头又扯到这头,一天下来,要走三四十公里路。”帕提古丽说,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疼。

2017年,帕提古丽乘坐一架飞防作业飞机,在河东生态治沙基地上空鸟瞰大地。“哇,我们种的人工林真的是太壮观了,从空中俯瞰下去,才知道我们干了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帕提古丽自豪感油然而生。

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及治沙工人的长期坚守,如今,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边缘,出现一片绿洲,面积12.5万亩,在且末县城周围拉起一道长约23公里、宽约1—7公里不等的绿色屏障。

在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边缘,人们种下了胡杨、红柳、梭梭等约3000万株树。随着林区面积逐步扩大,这里也吸引来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安家。炎热的夏季,人们来到林区避暑、徒步健身,这里已然成了休闲好去处。

帕提古丽·亚森护林归来。塔依尔·库尔班摄

辛苦付出终有收获。2011年帕提古丽获得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五一巾帼奖”,2012年获得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