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中国名校 > 正文

专科学校:探索文化育人“五式”教学法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8-31 10:19 浏览量:
专科学校:探索文化育人“五式”教学法




自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思政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打造思政“金课”,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高度、深度的课程,如何做好“六有”老师,打造“立德树人”课堂,培育可靠接班人,已经成为广大思政教师的“核心课题”,也是摆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攻克的“难关”。

【“师”字开头,“思政”引领】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9年的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具有100年办学历史的“师”字头学校,历来重视思政课在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立足师范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地方性、民族性和技能型,坚持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与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相结合,突出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以成立“五种文化润心育人研究中心”为载体,探索实施了“五种文化润心育人”工程,有效发挥了大美中华传统文化陶冶人、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熏陶人、壮丽黔东红色文化引领人、桃源铜仁生态文化滋养人、清风校园廉政文化塑造人的教育功能,着力打造师范教育文化育人“铜仁样本”,总结凝炼了“3456”立体德育模式,探索实施了“4321”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成功探索实施了文化育人“五式教学法”,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探索实施传统文化“螺旋式”教学法,切实推动大美中华传统文化陶冶人。作为一所培养山村教育师资为主的地方性高校,通过对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总结,学校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人,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习、主题活动教育全过程。以培育幼儿教育师资和小学教育师资为目标,紧紧围绕大美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根据“未来教师必备素质”的原则,探索实施了传统文化“螺旋式”教学法。一是在内容上注重螺旋式的“由浅入深”。充分挖掘小学阶段课本中涉及的古诗古词和传统文章,在教师指引下编辑整理校园读本,让每位学生进行诵读并识记。二是在程序上注重螺旋式的“由低到高”。以校园读本为蓝本,积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引导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并解读其中所体现的新时代思政元素。三是在目标上注重螺旋式的“由表及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和实践,为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学校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共同建立了“大美传统文化研究传承研究中心”,充分发挥“1+X”试点单位作用,探索实施了“大美传统文化”学习、认证考核机制,形成初级、中级和高级过关考试证书制度。目前,在10000名学生中,通过初级考试并拿到证书的达4200多人。

探索实施民族文化“交互式”教学法,切实推动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熏陶人。以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为主线,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达73.9%的实际,将多彩贵州民族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总结提炼了民族文化“交互式”教学法,将民族认同、民族感情、民族情怀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一是做到“学生配对”。在思政课教学中,由思政教师根据各授课班级中的学生以民族进行配对,将民族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让他们查阅资料,在每次课前5分钟通过讲述民族史、民族文化的方式,展示各民族文化。二是做到“问题聚焦”。教师在课堂中担任记者角色方式,从党的民族政策角度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回答,让同学们在学习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三是做到“及时反馈”。思政教师在学生的讲述和展示中,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及时点评,对于政策不清或表述不当的进行及时反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认识、提升素质。四是做到“集体展演”。以玉屏箫笛、苗族花鼓、土家摆手舞、百囍剪纸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为契机,充分依托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平台,落实学生人人参与、时时展演的良好氛围,较好地推动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