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初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10 13:59 浏览量:
初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被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这也是当时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题中之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回顾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历史经验,对我们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高校思政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学生积极融入新社会,但由于长期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缺乏深入的了解,为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势在必行。1950年8月,《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当时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最初开设的课程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但是,当时各学校的执行情况不一。1952年10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对以上课程在各类高校的设置、学时及其讲授的次序,都作出了非常明确详细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确立。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各类学校一律加开“马列主义基础”,“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同年11月,又将马列主义理论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全覆盖。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政课的设置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明显提高。1950年至1953年在校的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郭铭华表示,“当我学习马列主义的真理时,当我通过社会运动和社会观察来了解新中国时,我的思想开始解放了,我开始了解人为什么生活和怎样生活才有意义”。1951年至1955年在校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许人和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通过学习,“尤其学了哲学以后,使我掌握了观察问题的方法,应该怎样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看问题”。

  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

  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的整体合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加强高校思政课方面的重大创举。

  首先,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950年8月,《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明确规定,校长要“领导全校(院)教师、学生、职员、工警的政治学习”。同年10月,规定各高等学校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并由校行政直接领导。政治课教学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明确教学规范,聚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指导。响应党的号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都建立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一些学校就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做了进一步探索,如华东师范大学,由曾参加过延安整风的党委书记周抗亲自上思政课,著名哲学家冯契也主讲思政课。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