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韩非其治国思想得到秦始皇的认可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23 10:51 浏览量:
韩非其治国思想得到秦始皇的认可



《史记·韩非传》云:“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功韩。”

讲的是在秦朝统一前期,秦始皇攻打其他六国时,偶然间读到了两本关于主张变法的书,书中提到的治国之道与秦始皇的想法高度契合,让秦始皇对此书作者心生向往,觉得此人定是一位千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秦王大喜,急忙问身旁大臣,“这本书是谁写的?我若是有幸与他会上一面,交流治国之策,死都无妨!”仅仅是两本书,居然能让秦王说出“死不恨矣”这样的话,李斯赶紧向秦王推荐,“是韩国公子韩非所著!”秦王听了,思考着怎样才能尽快与这位奇才碰面呢?攻韩!

缘,妙不可言

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惜才者秦始皇,荐才者李斯,怀才者韩非。谁也未曾想到,此后三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相爱相杀”,对三位的未来皆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是韩国国君之子,他的老师荀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如今仍有《荀子》留世。儒家学派属于理想主义,韩非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他专研法学,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书《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内外储》共有十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对法学进行了阐释。

 

遗憾的是,韩非生在韩国王室,国君无能,乱世中弱小的韩国如同浮萍一般,韩非迫切地将自己在法学中的研究成果,以法治国之道上奏给韩王,可惜韩王不为所动,对韩非的苦心经营置若罔闻。韩非见韩王鼠目寸光,胆小怕事,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著作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王不识金镶玉,总归还会有伯乐的,秦王嬴政就是韩非的伯乐,为了与千里马见面,加快了攻打韩国的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秦王终于如愿的将韩非招为入幕之宾,伯乐与千里马相遇,碰撞出能量巨大的火花,两人论道忘记朝夕、废寝忘食。

韩非的高见,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对韩的诸次讨伐中得到印证:韩桓惠王十七年,秦拔阳城、负黍;二十四年,秦拔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拔上党;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

 

秦国打得韩王节节败退,不断地侵蚀着韩国领土,令诸国只能望洋兴叹,树立了秦国在群雄中的威望。

韩非对秦始皇的重要影响,除了上述的在攻打六国的谋虑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就是向秦始皇灌输了法学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变法革新,强调“法”的重要,一旦制定,不予更改,无人能躲过法的制裁,只有以法治国,严惩有据,人民才能顺服,社会方可安定,王权才能够稳定。嬴政深以为然,果真新的阶级专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他的权利得以夯实。

谋臣之间的交锋

李斯是秦王身边最倚重的谋臣,韩非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于公于私韩非的存在,都是可怕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