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节庆活动 > 正文

这个古老节日 被移除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02 15:57 浏览量:
这个古老节日 被移除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比利时阿尔斯特狂欢节移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仅9年时间的文化习俗,被指控为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

据《纽约时报》14日报道,当地时间13日,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会议中,以前所未有的行动,将阿尔斯特狂欢节以反复出现的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为由,做出了上述决定。



决定说,委员会做出这一决定的依据,既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提案和比利时政府的书面请求,也是基于以下事实: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元素的重现,不符合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其第二条“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决定还说,教科文组织秉持维护各国人民之尊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并谴责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仇外心理。奥地利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克劳迪娅表示,“这种反犹事件出现在欧洲,我们不能视而不见。85年前,奥地利人在犹太人遭遇攻击时选择漠然,历史不能重演”。





比利时阿尔斯特市长克里斯多夫·德·海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将放弃阿尔斯特狂欢节的地位,教科文组织才将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名。

德·海斯表示,阿尔斯特公民遭受了不当的指责。并称该活动既不反犹太人,也不是种族主义。所有支持这些论点的人都出于恶意。他说,阿尔斯特将永远是嘲讽和讽刺的首都……



据了解,比利时的阿尔斯特狂欢节,是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比利时小城阿尔斯特的传统节庆活动,以模仿年度重要人物与事件著称,每年复活节前举办。活动主办方表示,该狂欢节旨在庆祝阿尔斯特小城的团结。

但今年狂欢节中,一辆游行彩车上装饰有长着鹰钩鼻、坐在钱袋子上的犹太人形象,随即遭到一些反歧视组织的批评。





公元四世纪,比利时即有人活动,主要为凯尔特人和比利其人在此居住。后长期被罗马人、法国人、德国人分割统治。14至15世纪归属勃艮第公国。后被西班牙、奥地利、法国统治,1815年并入荷兰,1830年10月4日独立。

比利时主要宗教为天主教,信徒占人口75%-80%,只有10%-20%定期参加礼拜活动。其它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以及犹太教。





宗教是比利时与荷兰分家的一个重要原因。荷兰主要信基督教新教,1830年荷兰南部天主教地区争取独立后,便形成了比利时。比利时也是许多欧洲神秘教派的活动中心。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曾同属一个国家。当时,欧洲各国联合出兵攻打法国,将拿破仑击败。战争结束以后,为防止法国二次崛起,由英德两国主导,将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地区都划归战胜国——尼德兰王国(即荷兰),组建尼德兰联合王国。





后来,由于尼德兰王国做事不能一视同仁,引发了比利时人的不满,1830年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将荷兰人赶出了比利时。昔日的尼德兰王国一分为三,成为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

阿尔斯特狂欢节起源于中世纪,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年基督教大斋期(Lent)前的周日,在比利时西北部小镇阿尔斯特举行,为期三天。花车游行环节,以幽默讽刺的形式,模仿古今中外的各类人物和事件,营造欢乐嬉闹与叛逆不羁的氛围,博人一笑。每年都能够吸引到数十万名观众,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狂欢活动之一。





在今年3月3日至5日的狂欢节期间,一辆参与游行的花车上,出现了两名遭到丑化的正统派犹太人的形象,他们留着螺旋状的蜷曲鬓发,脸上顶着一个丑陋的大鼻子,身下堆着鼓鼓的钱袋。另一辆花车上的游行者,则全部以白人至上主义团体“三K党”的装扮示人。相关图片通过网络在全球传播后,引发有关宗教偏执以及无视历史的广泛批评,由此激怒了比利时的4万犹太族裔。





据悉,2013年,阿斯尔特狂欢节上,就曾出现过一辆疑似纳粹军官手持毒气罐的花车,与另一辆表现“死亡列车”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的花车并列行驶,并因此遭到教科文组织的谴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