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全程民主 大事小事村民定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27 15:50 浏览量:
全程民主 大事小事村民定



“小区电梯需要维修,谁来修,谁掏钱?”“小区内要不要安装太阳能路灯?”“小区‘飞线充电’隐患多,怎么破?”“小区里要不要成立红白理事会?”……

“成立红白理事会,可以使老百姓节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我同意成立红白理事会,因为我们小区已经有3000多人了,平时谁家有个红白事,都在楼下临时搭个棚子,影响我们村民出行不说,事后地面污渍遍地,不方便打扫。”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人大代表、马山村村民杨传军说道。

“我也同意,现在我们村搬迁到新社区了,居住都集中了,人多了,可是我们的活动场所太少了,每天晚上连个跳广场舞的地方都没有,姊妹们都和我反映多次了。”一个清脆的声音紧接着说道,大家一看,原来是镇人大代表、村副主任孟秀。

“我不同意,小区就是小区,成立什么红白理事会,就是建个饭店、广场呗,弄得每天都有喝醉酒闹事打架的,跳舞的也影响孩子们学习。”村民老徐气愤地说。

……

“经过今天的民主协商,我们一致同意建设一个综合服务中心,配套红白理事会、物业中心、卫生室等;我们再民主协商下一个议题。”庞祥东声音沙哑地说道。

7月8日,在马山人大代表联络站里,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庞祥东和20余名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就村里的“大事小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抛出一个问题,都会引来一系列的回答和更多的提问,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因为集思广益而考虑周全,更具实操性。热热闹闹的氛围里,村里的一桩桩“大事”就这样决定了。

上午9点半开始的会议,经历了4个小时的热烈讨论,终于在下午1点半结束了,参会的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肩负着新一轮的使命,骑着电动车、摩托车、开着小轿车四散开来,各自回家。

这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人大保障依法实行民主协商的一个普通场景。连日来,这种类似的场景,在利国镇的13个行政村里不时上演。

“村里的事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也因涉及村民切身利益而牵一发动全身,很难有可以照搬照抄的固定模式。”镇人大主席邢海斌如是说。

近年来,利国镇人大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的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联系点,搭建和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推动倾听民意的触角向村、企业、社会组织等延伸,做到群众关切在哪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会场+现场”“对话+书面”“线上+线下”等灵活多样的民主协商方式,方便群众参与,倾听群众谏言。这样既保证了全体村民的知情权,又保证了全体村民能普遍参与到村级行政事务管理中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辟出一条新路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群众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敏锐,对身边发生的一些问题的理解也最真切、最实在。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许多主要发生在基层。而人大代表“上连天际”“下接地气”,利国镇人大通过搭建起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民主协商“连心桥”,开通民主表达“直通车”,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减轻或克服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既尊重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也关注少数人的合理诉求,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使决策的过程成为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的过程,成为寻求不同利益交汇点、取得群众支持和拥护的过程,从而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更加科学可行、利于实施,实现了把“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民主协商“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