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数字化升级令农村每部手机有望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8-18 12:47 浏览量: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目前,网商银行内部估算过,涉农经营性农户平均贷款金额在3万~4万元,笔均贷款时长为3个月左右,大部分用户一次贷款的利息成本低于100元,还是在降低农村信贷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降低涉农融资成本还需多管齐下

  因此,我们正在做一个“换位思考”的项目——以往,金融机构是通过收集整合各类数据,判断借款人是否值得放贷,通过借款人的授权,获取借款人相关信息判断该给予多少信贷额度才合适。但在实践过程,金融机构仍会发现对部分客户所需的信贷额度仍然判断不准。

  《21世纪》:此前你提到人工智能风控、卫星遥感信贷技术等黑科技的引入,改变了网商银行此前布局农村金融的窘境,能否介绍这些黑科技是如何解决农村金融的风控难题?

  针对自然灾害对农田种植与农户收成的影响,我们一方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跟踪农田种植状况,及时提供相应农业解决方案尽可能保障农户收成;另一方面当地相关机构也会鼓励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等业务,对农产品(000061,股吧)种植收入给予一定保障以保障信贷安全。

  当然,要用好卫星遥感信贷技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使用的是开源卫星数据,有时开源数据的清晰度偏度,就需要用其他技术解决。目前我们能做到在低清晰度情况下,将识别精准度做到93%以上。

  “在布局农村金融的征途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早期,网商银行通过村小二推荐,人工审核等方式服务农户,但他们很快发现,人工方式风险漏洞大,不良高企,导致业务亏损额一度达到约六千万元。但这并没有令网商银行放缓布局农村金融的步伐,因为他们调研发现,农村金融有着庞大的需求,逾亿农户需要资金采购农资化肥种子,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金晓龙:所谓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主要是通过开源卫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农田地块大小与作物种类,进而预测产量产值,给予农户相应的信贷额度。

  目前,卫星遥感信贷技术能识别的农业种植作物类型主要是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在蚂蚁集团的技术支持下,我们正对这项技术进行攻坚,年内有望识别苹果、梨等10大果蔬作物,支持这些果蔬产业农户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

  金晓龙:对金融机构而言,通过收集整合越来越多的数据,对客户的了解越清晰越全面,自然就会对信贷风险的把控更加精准。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农村金融服务诸多难点、痛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俨然又是一大新挑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