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每经专访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提供进入太空运力,是商业火箭企业最重要社会责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09 06:41 浏览量:

对于运载火箭在整个太空经济中市场规模占比不大的情况,张昌武解读称,一是火箭制造发射准入门槛高,能参与到发射市场的玩家数量很少;二是根据全球卫星公司公布的组网计划,2019~2025 年进入卫星公司组网计划的高密度发射期,真正的市场爆发期尚未到来。

星途探索,浩瀚无垠。数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神舟飞船 " 翱翔星途、北斗系统服务全球、" 嫦娥四号 " 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 天问一号 " 探索火星……

而在具体落地层面,张昌武表示,目前,太空经济 2.0 时代来临,天基地基融合、天地一体化一直是全球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趋势。随着移动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的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与 5G 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海、陆、空、天一体化综合通信网,满足用户无处不在的多种业务需求,商业航天未来的应用场景也会持续拓展。

谈及中大型火箭面临市场机遇,张昌武表示,中型火箭可以满足未来低轨卫星发射组网需求,覆盖全品类卫星。从全球火箭发射情况来看,运力在 1.5 吨到 4 吨的中型运载火箭需求量更高。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延续千年的飞天梦又前进了一步。

谈行业: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谈未来:完善工业配套支撑批量生产

对此,张昌武表示,在现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商业航天企业 " 做减法 " 非常重要。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在战略上坚定目标,是保持不断向上的基础。始终以市场客观的需求来定义企业的发展。尊重市场需求,尊重行业规律。选择正确的事而不是简单的事,在这样的原则下,无论是团队还是管理者,能力自然会不断充实、提升。

张昌武也强调,不论选择怎样的产品路径,对于商业航天企业而言,始终将掌握核心先进技术为目标来提升自身能力,是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自主可控的研发链条,则是保障产品研制进度的基础。

他进一步解释,商业航天本质是制造密集型行业,核心要解决供应链、核心设施保障。怎样通过更完善的工业化配套,支撑未来产品批量化生产至关重要。从做产品的角度,火箭的批产能力是要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的。批产能力是从设计、从概念提出来,因而也要在研发产品时同步启动。此外,批产能力形成也需要漫长的周期。

对于行业的变化,张昌武深有感触。他表示,商业航天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能够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此强的产业号召力和影响力,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有一种自发的使命感,觉得这是一项 " 事业 ",而不仅仅是一桩 " 好生意 "。

" 对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最关注的内容除了产品外,公司战略、企业组织发展也尤其重要,在未来如何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探索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张昌武说,在创新过程中,更重视组织能力创新。

我国对商业公司开放航天市场,源于国务院 2014 年 11 月发布的 60 号文。政策红利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2014~2015 年,大量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形势下,商业航天企业如何保持、充实自身在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在张昌武看来,企业保持创新引领主要在于时刻维持自我更新的生命力,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开放的心态、充满激情的执行力。

受访者供图

随着我国航天体系逐步完善,航天技术逐渐成熟,经过一代代航天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努力,星途探索正逐渐成为现实。从最初应用于国防安全方面,到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事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中金公司认为," 十四五 " 期间,商业航天得到的政策支持有望不断加大,随着我国低轨卫星网络的发展、北斗应用下游需求的释放以及国内商业火箭的逐渐成熟,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每经专访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提供进入太空运力,是商业火箭企业最重要社会责任

谈创新:时刻保持自我更新生命力

区别于传统航天技术,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市场手段、市场规律开展的商业活动," 商业 " 是商业航天的底色和基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