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UE不被看好:叮咚买菜或已输了“生鲜电商第一股”之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02 05:17 浏览量:

早在2021年初,每日优鲜已经将公司愿景重新设定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即在前置仓之外,同时还在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两端发力,已经从前置仓模式逐步演变到(A+B)x N的多维布局发展战略(A代表前置仓即时零售,B代表智慧菜场,N代表零售云)。
而叮咚买菜拟将募资金额的50%用于提高现有市场的渗透率并扩展到新市场、30%用于投资上游采购能力、10%用于投资技术和供应链系统、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和运营资金。即还是围绕前置仓和生鲜电商这个单一模式,不断扩张,并对供应链和技术进行优化,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意思。
而在履约效率上。从2019年到2020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在运营成本的占比分别为20.56%、22.34和34.46%和29.01%,叮咚买菜的履约成本率始终高于每日优鲜不少。其履约费用在营收占比中也同样如此,这跟每日优鲜稳健打法和叮咚买菜的激进打法息息相关。

由于比叮咚买菜有两年的先发优势,也更多经历了赛道的变迁——其中既有资本不断涌入生鲜电商的疯狂时刻,也有不少手握重资的生鲜电商企业不断倒下(如呆萝卜)在疯狂扩张中倒下的场面。这让其意识到,以前置仓模式做生鲜电商是个长期战——跑得快并不是最重要,既快又稳才是关键。这也让其在后续的发展中更趋于稳健。
简单套用一个公式即“客户质量X客单价X运营效率”(单体经济模型,不考虑订单量),其中客户质量与客单价决定了平台的营收和拓展空间,代表着平台潜在商业价值,而运营效率则决定平台挖掘潜在商业价值的能力与投入产出。我们不妨从这三个层面来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竞争力。
因此,也可以换种说法,若把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比作生鲜电商的两大高手,可以发现前者更注重修炼“轻功”,追求快速扩张做规模,其天花板更多取决于其烧钱速度。而后者更注重修炼“内功”,追求稳健长久发展。

背后逻辑也好理解。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从6月9日两者先后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到6月23日又几乎同时更新招股书。分别拟于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挂牌上市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在抢夺“生鲜电商第一股”上可谓寸步不让。
只不过,与吃瓜群众对谁能抢先拿下“生鲜电商第一股”这个彩头颇为关心不同,资本市场和业内人士更感兴趣的是,谁能真正稳坐“生鲜电商第一股“这头把交椅。
事实上,无论是基于资本市场的“第一股效应”,还是率先上市就意味着抢先对手从二级市场先募到一大笔钱,都意味着这是一场双方都不愿输的战争。

这也意味着如果两者通过IPO募集相同的资金,叮咚买菜将会花得更快,而每日优鲜可以花得更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因此,客单价也是决定两者胜负的关键。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每日优鲜的平均客单价为94.6元。而叮咚买菜在2020年Q1短暂到达70元左右后,于2021年Q1已回落至54元,可见前者目前要更占优。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不同的打法,带来不同的结果。简单来看,就是从2019年到2020年,叮咚买菜营收超过每日优鲜,与此同时净亏损也超过后者。

因此,从发展速度、商业风险和企业天花板来看。单一模式的叮咚买菜在短期内可能会跑得更快,但同时其风险也更大,且天花板相对较低。而考虑到无论是智慧菜场和零售云都有较大想象空间,且与前置仓一起可以实现正向协同,因此,已经向平台化和多云化业务进化的每日优鲜,风险会相对较小,而天花则会更高。
•泛财经新媒体。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之间的战争,虽然始于以前置仓模式做生鲜电商,但在后续的打法上又各有不同。随着两者纷纷上市,在资本和市场的助力下,两者之间的差异化将被放大,这或许为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已埋下了伏笔。
对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来说,其运营效率主要体现在供应链效率和履约效率两大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