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 乡村振兴“家底”更厚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2-04 18:15 浏览量:
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 乡村振兴“家底”更厚


通辽市开鲁县坚持党建引领,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实体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攒足乡村振兴“厚家底”。

走进开鲁县麦新镇苏家堡村的智能温室大棚,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一个个鲜红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枝蔓向上延伸,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个柿子是口感型的,沙瓤柿子,目前看,柿子长势还不错,预计一个棚子能出11000斤到12000斤左右,三块五一斤批发,平均一个棚子能收入四万块钱左右吧。除去开支,三个棚子为村集体经济增加大约十万块钱收入。”麦新镇苏家堡村党支部书记马景立介绍。



鲜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施用粪肥,人工除草,再加上控温和补光等技术手段,让麦新镇苏家堡的西红柿看起来有“颜值”,吃起来有“内涵”,一经上市,就成为市场上的“宠儿”。

“以前我一直都是在开鲁和通辽进货,自从咱们苏家堡村柿子下来以后,我们就不用舍近求远去外地拉柿子去了,这柿子质量好,吃着口感还好,卖得特别快。”麦新镇郭家水果蔬菜店负责人郭海巍说。

2023年,麦新镇苏家堡村利用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设三个智能温室,栽植西红柿,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预计下一茬还可以栽植瓜类或者育秧苗,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万元左右的收入。

产业兴,村民富。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仅让集体经济“壮”起来,也让村民们吃上了“产业饭”。

“我们村子自打建这个三个暖棚以来,我们这些年轻的妇女不耽误家里活的情况下,在这打零工,每天七八个小时,挣个八九十块钱,百十来块钱补贴家用,挺好的。”说起集体经济,麦新镇苏家堡村村民刘德伟满是幸福与骄傲。

乡村振兴看产业,集体经济看组织。开鲁县黑龙坝镇合力村党支部突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合力村糯玉米加工厂,村民们正在对加工好的糯玉米豆包和年糕进行打包装箱,然后通过快递发到全国各地。这个冬天,合力村村民赵宏玲过得充实又美好。

村民正忙着包装豆包和年糕

“我就是个家庭主妇,在家除了洗衣、做饭、带孩子、看电视,我也没有别的业余爱好。自打我们村里有了这个产业之后,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天有八九十块钱的收入,一个月收入近三千元。”赵宏玲说。

开鲁县黑龙坝镇合力村利用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通过村集体投入和个人入股的方式,种植700亩糯玉米,建设加工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村民们正在加工玉米饺子粉

“我们把糯玉米加工成了玉米碴、玉米面、饺子粉,制作年糕、豆包,深加工后,我们一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就是21.5万元。下一步,我们再扩大规模,制作发糕粉。这个项目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还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开鲁县黑龙坝镇合力村党支部书记周瑞信心满满地说。

开鲁县把做大做强村级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攒足乡村振兴“厚家底”。发挥39个中央、自治区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原则,通过发展产业、投资置业、创办实体、资产盘活、入股经营、乡旅开发、资源利用、服务创收等方式,积极打造多轮驱动的富村引擎。截至2023年底,全县217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亿元。57%的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下一步,开鲁县将持续强化组织统筹、要素保障,带动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致富增收,助推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加速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