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商业银行决不能主动刻意追逐风险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9-23 14:02 浏览量:
商业银行决不能主动刻意追逐风险


9月23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出席活动并致辞。

 

陶以平表示,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但决不能主动地、刻意地追逐风险,只有那些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协调统一,规模、质量、效益平衡的银行,才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所以银行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着力统筹平衡各方面情况,切实做到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大家好!我是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新浪组织的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也是最特别的一次,云端相见,线上交流,既说明我们切实处于变局之中,也证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具有应对变局的强大能力。论坛的举办,同时展现了新浪的担当和实力。

论坛的主题“未来银行之路——变局与使命”,很有现实意义。今年以来,百年罕见的疫情突如其来,进一步加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英明领导,扎实推进“六稳”“六保”,成果丰硕,放眼全球,“风景这边独好”,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但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狙击战打赢了,还有持久战要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还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在前引领。银行业连接国民经济方方面面,在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挑战很多,责任很大,未来怎么走,确实需要认真思考。我总的看法是,万变不离其宗,银行的基本职责没有变,基本经营规律没有变,只要始终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硬核”能力,未来将会继续乘风破浪、不辱使命。接下来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变局和使命”,我谈两点体会:

第一,把握变局要认清“四个大于”

一是实体大于金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壮大,银行业总资产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不能自鸣得意,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就是无根之木。我们常学总书记的原文原话,对比就知道孰轻孰重。总书记说过,“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但也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根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说句大白话,金融就是为实体经济“端盘子的”。所以,我们搞金融的不能就金融讲金融,而要首先想实体之所想,急实体之所急,切实为实体创造价值,认真贯彻支持实体的各项政策,这样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疫情影响还在持续,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仍有很多困难,连带影响就业、民生,党和国家强化“六稳”“六保”,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包括合理让利、适当延期还本付息、扩大普惠金融规模、加大不良处置力度等,合情合理。这些政策作用非常明显,现在我国经济复苏非常强劲。经济稳,金融稳,经济强,金融强,由此我们对金融的稳定发展充满信心。

二是滴灌大于漫灌。精准,是近些年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扶贫要精准扶贫,下一番“绣花”功夫。防疫要精准施策,分级分类诊断救治,分区分级复工复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在货币金融领域,更是一直强调不会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这样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又没有放大金融风险,效果很好,国内外评价很高。疫情期间滴灌政策更加到位,与其他一些经济体大水漫灌的政策态势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疫情冲击,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出手不是“隔山打牛”,而是强调“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支持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该留后手就留后手,该收手时就收手。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滴灌大于漫灌的导向会更加坚决,货币政策会更加直达,目的是面向实体经济放水养鱼,而不是让金融机构雁过拔毛,是帮助实体经济中的好企业鱼跃龙门,暂时遇到困难但能保就业、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而不是让僵尸企业起死回生,更不是让不务正业的企业搭便车。

三是从严大于从宽。严监管、强治理、正本清源,是这几年我们面对的基本监管态势。未来怎么样?我认为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看看疫情期间,即使形势那么严峻,金融监管也没有丝毫放松,不仅没有放松,而且制度越来越密,检查越来越细,处罚越来越重!所以,未来金融业还是要将防控风险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严守规矩,遵循规律,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我经常和同事讲,决不能把监管作为一种负担,而应作为一种保护。一些名山大川景点,经常有栏杆围着,这样人们才敢靠近悬崖边缘,看到最好的风景。监管政策就像这些栏杆,看似约束,实则保护,让大家安全走向远方。

四是机遇大于挑战。目前看,商业银行确实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信用风险的滞后暴露、息差缩窄、资本压力等,但这些都在预期范围、可控范围,有些还是阶段性的,“稳”的大格局不会变化。而在变局之下,特别是现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商业银行有很多战略性、长期性机遇。一个是总量会更大。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体,必须加快扩大内需,所以投资会添加新动力,更重要的是消费会更强劲。国内一些知名产品现在已经开始明显代替国外产品,资本市场很灵敏,很多上市公司估值已经提前反应这一趋势。服务性消费品可能更加直观,再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日了,我估计很多朋友会将原本准备的国外游预算用在国内游。内需的持续扩大会给银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另一个是结构会更优。尤其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加快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产品结构会加快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大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批创新企业破土而出。实体行业和企业的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增量机会,也意味着难以想象的价值创造。再一个是模式会更新。不仅体现为实体经济的新模式,比如智能制造、线上运营,而且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会出现极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深化运用,金融将变成连接一切、无处不在、随时可得的存在,服务客户、管控成本、防控风险的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总之,我认为未来银行只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