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商业发达士人经商蔚然成风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9-11 12:34 浏览量:
商业发达士人经商蔚然成风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文治”著称的封建王朝,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不拘门第选拔官员,增加了寒门士子入仕的机会,“偃武修文”的政治风气之下“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大夫成为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政治地位空前提升,在思想上重视士风纲纪,掀起了新儒学复兴运动,传统的儒家理性精神开始复苏。

然而满腹经纶的宋朝士大夫却一反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视商业为末业的态度,开始质疑起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如范仲淹就直接指出:“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四民诗》)

因此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前后兴起的这股“牵强附会”解读儒家经典的理学思潮,直至南宋末期演变成为官方认可的主流思想流派,也非但没有阻止商业的强大活力,反而推波助澜带动了两宋时期经商风气的盛行。

范仲淹随心所欲解读儒家经典的理学思潮兴起

宋朝是封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文人空前显赫的政治地位让他们对国家产生了身负重任的主人翁心态,表现出积极入世的“经世致用”追求,在思想上普遍奉行清醒、理性的“天人观”。

因此,当面对社会经济中与典籍理论相悖,却又不容忽视的商品经济活力,如商税逐年增加,甚至史无前例地超过了农业赋税,商业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堪与农业相提并论的国家经济命脉,商人子弟也可以通过正当科举考试做官等,饱读诗书的宋儒们开始以创造性的思维来解读儒家经典。

古代文言文行文力求言简意赅,文章的确切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互文现义”,从中摘取一句就加以解释很容易进行断章取义的歪曲。

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朝文人就非常乐于抛开上下文,随心所欲地“牵强附会”,往往引用一句话阐发推出“儒家经典赞成……”的结论,于是就得出了“士农工商皆百姓本业,俱是一等齐民”等承认经商合理的观点。这种理性主义的精神,实际上是宋朝儒生大胆质疑被捧上神坛儒家的“圣经贤传”,以便“经世致用”。

欧阳修

北宋庆历前后开始兴起的理学思潮发展到熙宁、元丰年间,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数个不同的学派,至南宋时迅速发展壮大,同时内部出现南辕北辙的分化。到了南宋末期,理学中的主流学派逐步获得了皇帝的认可,成为官方的正统哲学,进入了科举考试范围。

与此同时,宋朝文人关于义与利的商业活动争执也从未停歇,尤其是南宋理学家与事功派关于人的欲望的争鸣最为激烈。

理学家认为商人逐利不可取,应该以道德自律,事功派认为人有七情六欲出发,世人经商求富值得肯定。很明显,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的基本前提就是已经默认了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活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