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科创板上市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5-21 13:59 浏览量:
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科创板上市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在5月22日开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向两会提交了四份提案,包括《关于推动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建议》、《加快运用智能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建设我国灾害预警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关于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和《关于加大力度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建议》。

从2013年开始,雷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已是第8年。值得提及的是,他已连续第二年建议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呼吁将推动卫星互联网发展纳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

推动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

2019年,雷军就提出《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指出,虽然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但相对应的商业航天立法、行业政策、资质准入、资源共享、市场培育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完善。

而在今年,雷军提到,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技术牵引和产业带动作用,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抓手。但是,在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条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均属于高投入、长周期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前行业涌现的大多数企业,处于从起步到跃升的发展阶段,体量较小,侧重研发投入。卫星互联网领域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的规划和牵引,推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发展。

因此雷军建议,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纳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卫星互联网相关商业航天企业是国家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航天智能制造产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改革国内卫星频率申请协调机制,优化和简化我国卫星网络资料申报管理流程,采取国际上普遍做法,即降低向国际电联申报频率轨道资源的门槛,将监管重点后移至国内频率落地及运营许可上,提高国际频率轨道资源争夺的主动性,并在申请小型卫星、试验卫星频率轨道资源方面提供快速通道,减少审批流程等。

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应用商业卫星开展商业服务的行业准入限制。例如,支持民营企业有序开展卫星通信基础电信业务,充分调动和发挥民营企业的力量与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设立大规模的重点扶持民营商业航天的国家发展基金,并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撬动社会资本联合成立商业航天产业基金,支持和鼓励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推动民营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生态的构建。

运用智能终端建设灾害预警体系

雷军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一个繁荣和谐的社会不仅要有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也要有化解重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关键就在于提前识别、控制和预警风险。他提到,可以依托智能手机、电视等终端以及其背后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建设一套可靠的全国性灾害预警体系。

以“手机+物联网”平台对破坏性地震进行预警为例:依托一张覆盖220万平方公里的全球最大规模地震监测传感器网络,自动识别地震,研判分析其数据,以最快速度向受影响区域的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发出预警信息;接收到信息的手机、电视等物联网智能终端则采用最高级推送策略,并根据用户所在位置,第一时间精准告知用户地震波在多少秒后到达、破坏程度多大,同时提示避险场所、紧急联系人和机主医疗信息卡,帮助患者第一时间接受救助。

雷军建议,一是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力量、社会力量,成为我国灾害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服务主体。参考国家邮政局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快递服务、交通部支持网约车的做法,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积极开展灾害预警领域的相关研发和应用,政府则着力加大新基建建设的力度,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具体做法是,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的技术研发方面,扶持重点科研项目;在产品应用方面,从产业链出发,制定完善一套完整的全灾害监测预警产业目录,并扩大政府采购范围,鼓励更多企业加入招投标;鼓励科研院所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成果转化进程,优化投融资模式,提高基础科研工作者收益比例;对成绩显著的带头企业进行成果奖励等。

二是,调整不适当的立法,敦促出台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综合性灾害预警管理办法,根据各灾种的类型、影响范围、受灾人群的分布及特点,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确保基层有足够的预警行动权限。同时,也建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尽快授权开通全国智能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地震预警服务(无需政府、民众投入资金),在进一步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为其他灾害预警领域积累应用经验和民众认知度。

三是,加强全社会灾害避险科普教育,在我国高灾害风险区、人员密集区“先行先试”,优先将较为成熟的灾害预警技术,应用到灾害风险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危化企业、能源设施等重点区域。未来可以进一步将灾害预警服务纳入社会保障服务标准体系,例如对流行病易感人群、年老多病或缺乏子女扶养的独居者等优先开通灾害预警服务,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学校等加强全社会的灾害避险科普教育,使公众进一步了解灾害预警相关各类常识以及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解决“收到预警怎么办”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