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大商有道 > 正文

档案观止│上世纪80年代, 商业改革也很“亮眼”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8-21 17:03 浏览量:

1

随着多种体制改革的进行,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各商家比以往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经销对路商品,使长期困扰消费者的“购物难”“投宿难”“理发难”等问题顺势而解。
而我市商业、饮食服务业推行经营责任制工作,就是从1980年9月在集体饮食行业实行浮动工资制开始的,以后逐步推开。到1982年底,市第一商业局、市第二商业局、供销社、粮食局系统938个网点,已有491个网点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档案观止│上世纪80年代, 商业改革也很“亮眼”

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各项改革,我们可能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工业和农业方面的改革。其实,上世纪80年代的商业改革同样精彩纷呈,这从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些档案中就能得到印证。

据《报告》记载,试点单位的广大职工,对经营承包制的反应十分强烈,比如长胜园饭店,“签订合同后,全体职工都动起来了,他们延长了营业时间,增加了早点、饭菜品种。改善了服务态度,在大门口还贴出了‘我店供应茶杯、茶壶,欢迎顾客光临’的兼营茶馆的广告。并向公司要求给他们增添厨师,以便恢复供应合肥茶馆的五香干丝鸡肫等传统小吃,以及再增加徽菜品种。”
“首先要打破城乡分割,调、批、零分割,二三级批发分割的界限,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调整和重新组建专业公司,实行调、批、零一条龙经营。其次是建立多元化网络式开放型的贸易中心,拟建立和正在筹建的有工业品贸易中心,农副产品贸易中心,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即物资综合商店),粮油食品贸易中心,副食品贸易中心,在各县城及中心镇建立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兼营工业品和土特产品的贸易中心,以加强与市贸易中心联系,开展业务往来,形成城乡流通网络。”在馆藏档案1984年7月23日《关于我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报告》中,就特地提到了商业体制改革问题。

档案观止│上世纪80年代, 商业改革也很“亮眼”

2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商业、饮食服务业体制改革的报告》(1983年)

除了饭店之外,旅社也相继进行内部改造,设施和服务都有很大的改善。据资料记载,1983年起,一般旅社的大小房间都配备了电扇,大旅社的高档房间都配有彩色或黑白电视机,小旅社也备有一台彩色或黑白电视机放置堂口,供旅客观看。到了1985年,一些大型旅社更是淘汰了部分木制设备,增加地毯、空调、冰箱及娱乐台,设备日趋讲究。有些旅社在市中心还设立旅客服务站,主动为旅客联系住宿,茶水送到房间;有条件的旅社,还重视办好旅客食堂,附设小卖部、理发室,进行综合服务。
改革开放后,合肥市商业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分别成立了市第一商业局和市第二商业局。前者主要负责全市日用工业品及部分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工作,后者主要负责全市蔬菜、副食品供应及饮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