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来论|韧性城市建设的减灾启示:“内修”与“外联”并举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8-03 10:38 浏览量:

1)区域性服务外联。环境的渗透性和相互依赖性决定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其所带来的影响必定是跨越城市边界的。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群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今后应以城市群为对象,探索和分析各个城市在其中所处的优势地位,从联防联控机制、财政支出平衡、政策倾斜、信息互通平台等方面加强韧性城市的合作治理建设,实现区域内城市间的有效协调、合作、衔接和优化,达到“城市刺激区域,区域服务城市”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首先,说到“内修”,近期有许多人将国内洪灾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联,认为某地海绵城市建设投入资金超500亿,却抵挡不住一场暴雨,质疑此前建设的海绵城市是否无效。这里,先要为海绵城市洗冤。作为韧性城市的一种形式,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弹性,是一种先进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但海绵城市的提出更多的是为了应对常规暴雨,其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通常为3-5年,而近期暴雨各项指标均远超常规,属于极端值,任何一个城市的管网都难以承受如此等级的暴雨,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内修”无可作为了吗?答案显然不是。“内修”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3)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同样的硬件条件,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是提升城市韧性和宜居性的关键。面对台风和暴雨的冲击,不同城市表现出的社会治理水平的差异是显著的。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就好比是城市的骨骼与血脉,一个韧性城市的基础设施必然是完备、坚韧、且能保障城市的各项功能正常。近期洪灾暴露出的问题,直观的原因是城市排水网管短时的失效,但海绵城市也好,韧性城市也好,不是简单的改造和扩建排水管网设施,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一个运转正常的城市系统应该具有通畅和高效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因此,韧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统筹考虑交通、能源、通讯、物流、给排水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应急能力,此外还应对住宅,医院、环卫、教育等民生设施的质和量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升级改造,从而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使城市在应急状态下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和恢复能力。
2)全球性协调外联。韧性城市建设和发展已不是单纯的“国际社会制定政策——国家采纳政策——城市实施政策”这样一个单一线性的过程。全球跨国城市联盟是指具有相同治理和建设目标的城市参与形成的新的治理模式,例如,C40气候领导小组,地区可持续发展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ICLEI)等。这些全球性联盟中的城市建设既不是中央到地方的纵向约束,也不是区域的横向管理,而是从中间进行建设和管理,通过学习各城市的实践,探索契合需求的解决方案,获得国际专家的战略咨询和规划建议等,对约束于同一规则下的成员城市进行合作建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