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拿奖、卖彩票,城市体育还能做什么?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1-20 09:22 浏览量:
拿奖、卖彩票,城市体育还能做什么?


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3万元。如果以家庭年收入10万~50万元作为标准,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

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个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健康和生活方式上增加支出,特别是今年,疫情更触发了人们体育消费的“动机”: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耐克、阿迪达斯等突破1亿元成交额;苏宁双十一1小时战报显示运动服饰销售增长达3.5倍;Keep、乐刻运动等健身品牌的成绩也明显优于往年。

不仅企业嗅到了商机,各地也释放出更为明确的信号。就在本月初,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体育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范畴,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意见,都在强调一层重要含义——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既有利于“健康中国”的实现,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策的强力加持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似乎都在宣告着,体育产业正在驶入“快车道”。城叔梳理了17个“万亿俱乐部”成员的基本面,除了办赛、拿奖、卖彩票,城市还能做什么?

目标5万亿

 

 

 

说起体育产业,不得不提国务院46号文件。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即46号文件),对“体育产业体系”有明确表述——

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层次更加多样,供给充足。

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层面,2015年前后曾陆续发文跟进。北京、上海均设定了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亿”的目标,广东超过9000亿元。

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曾公开表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达到1~3%,而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目前(2015年)仅占GDP的0.63%。按发达国家一般水平的2%计算,我国体育产业还有加两倍甚至翻两番的发展空间。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18年度的体育产业统计数据。经核算,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6579亿元,较2017年增长20.9%;产业增加值达到10078亿元,较2017年增长29.0%,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重达到1.1%。

对比来看,2018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任务已过半,但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刚刚过线,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公开资料还显示,“万亿俱乐部”成员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未能达到2%。

宁波——2018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503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69亿元,占GDP比重为1.51%,超过浙江全省平均水平0.21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