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杭州善治六策 解决城市成长中的烦恼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2-28 09:20 浏览量:
杭州善治六策 解决城市成长中的烦恼




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奋力开创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这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之际,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杭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发出的强烈信号。
如何解决城市“成长中的烦恼”,不断开创杭州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提出:要重点推进“善治六策”。
“善治六策” 背后的系统谋划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省域治理中具有枢纽功能。杭州是浙江“三个地”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正如会议所强调的,杭州必须在贯彻中央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上走前列、作示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杭州充分展现。
近年来,杭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贯彻到城市治理各个方面,形成了诸如全国率先推出城市大脑、全国首个互联网法院、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等许多引领全国全省的先行先试经验。站在新起点上,非常有必要全面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把经验上升为制度要求、转化为效能。
会议根据杭州城市能级的蝶变期、数字经济赋能的迭代期、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的阵痛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攻坚期和人民幸福感持续提升的考验期“五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对城市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比如,“三化融合”协同性有待提高,空间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全市发展尚未真正形成“一盘棋”,工程项目集中建设期带来的“阵痛”等。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阶段特征,有的具体表现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有的是杭州先发早发。
基于这样的判断和认识,此次杭州集全市上下智慧,研究制定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政策举措,审议通过的《中共杭州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就是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从问题的根源着手,解决城市“成长中的烦恼”,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杭州特点,特在哪里?
“善治六策”给出答案
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此次全会着重强调要创新治理体制、提升治理能力,开创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那么杭州特点,特在哪里?我们就要从这极具杭州味道的“善治六策”中寻找答案。
1、推进统筹之治,打造高能级的城市
与全国其他大城市一样,当前杭州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和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受多种因素限制,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相适应。
问题如何破解?会议指出,杭州要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必须重点强化“五个统筹”:区域统筹、动能统筹、空间统筹、财权统筹、城乡统筹。
每一项举措都瞄准“统筹”两字。比如,杭州要在全球竞争和全国、长三角、浙江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持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加快形成高效连接的城市群网络、呈梯度有序分布的产业链分工合作机制和联防联治的环境保护体制,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综合能级。
围绕打好产业链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未来产业谋划布局、统筹建好产业平台和创新重器、统筹抓好“双招双引”,进一步打通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面提升创新支撑力、产业引领力和整体竞争力。
空间结构不合理、存量空间“自盘自用”、增量空间分配“撒胡椒面”等制约杭州发展。会议指出,要以新一轮国土空间总规编制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分类精准施策,使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方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更好发挥价值创造作用,让生态功能强的地方得到更加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推动全市域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会议还特别强调,要探索形成“宽视野决策、大区域统筹、小单元作战”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把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打破原有的小区域封闭运行,用市域统筹的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优势资源建设若干个高品质的城市单元,推动杭州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
围绕强化财权统筹,杭州要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资金统筹、专项资金动态整合、专项资金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等机制,推动工作协同、政策协同、资金协同,真正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有限资金效用最大化”。
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既包括主城区、也包括三县(市),既包括建成区、也包括广大农村地区。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六大西进”、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等机制,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布局,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努力实现全市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城市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
2、推进科技之治,打造数字化的城市
创新驱动让想象突破极限,数字赋能让未来触手可及。城市治理模式必须跟得上技术加速迭代、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步伐。
为此,会议明确提出:杭州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也要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织就指尖上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感知网”,让生活工作在杭州的人们持续享受数字时代的红利,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城市治理数字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解决方案是什么?在杭州,一个是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打造城市运行数字化最优解决方案;一个是做深做细“移动办事之城”,打造政务服务最优解决方案。会上还提出,要动员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城市大脑建设,根据老百姓需求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真正让“大脑”更聪明、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把城市大脑打造成为“杭产”新品牌、数字时代“老字号”。“移动办事之城”,则要运用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探索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
这两个解决方案不仅要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更要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创造出“1+1>2”的倍增效应,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承载能力、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最好的惠民成效。
3、推进良法之治 打造知敬畏的城市
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会议明确,要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针对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立法,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推动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
要全面提升法治实施水平,坚持厉行法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体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环境等违法犯罪问题出重拳、下重手,绝不姑息纵容,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着力构建大普法格局,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习惯和共同追求。
要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持续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联动,用好基层治理“四平台”,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全链条解决”。
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贯通钱江分、芝麻信用等政府、市场信用评价体系,推动规则意识、契约精神深入人心,使杭州成为“最讲信用的城市”。
4、推进协商之治 打造老百姓的城市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安定有序。”
对此,会议明确要重点健全“四项机制”:
——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构建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的工作闭环,聚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认真办好“关键小事”。
——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持续开展“政协走亲”,深化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探索完善以党支部为统领、业委会执行、物业公司参与的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治理走深走实。
——健全“民意直通车”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我们圆桌会”“民情热线”“今日关注”等载体作用,总结推广人大代表联络站、政协委员工作室等好经验好做法,完善街道居民议事制度,切实了解民情、掌握民情。
——建立“走亲连心三服务”网格员机制。推动“最多跑一次、服务送上门”理念向基层治理延展,把“走亲连心三服务”与网格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形成“网格化、组团式、全科型”服务模式。
5、推进人文之治 打造有情怀的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推进人文之治,会议明确了要重点抓好“三个有机融合”:
要坚持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和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有机融合。持续放大三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有序推进南宋临安城遗址综合保护和申遗,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全方位展示杭州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深厚底蕴。
要坚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有机融合。扎实推进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有效破解基层文化设施“沉睡”的问题。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和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打响“杭州创作”“杭州设计”“杭派影视”“杭产动漫”等品牌,使杭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要坚持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有机融合。巩固拓展“礼让斑马线”、垃圾分类等文明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先进榜样的引领作用,全景式展现城市中点点滴滴的温暖,努力使杭州成为“最有温情的善城”。
6、推进开放之治 打造国际范的城市
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市发展与外部环境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一座国际范的城市要怎样打造?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
从国际上看,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城市营商环境状况的全球最高标准。为此,会议强调,杭州要对标世行标准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适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要以筹办亚运会为牵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门户枢纽,全面推进亚运会城市行动,借势借力推动枢纽功能再优化、开放水平大提升。水陆空、“铁公基”,eWTP、自贸区联动创新区、TOD等线上线下枢纽,杭州着力做好“聚”字文章,不断提升集聚辐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承载力。
同时,杭州还要以“窗口”意识提供更多国际化公共产品,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加入国际组织,扩大“朋友圈”,提升影响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