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草根达人 > 正文

他是晚清社交达人,敢在一品大员面前叫嚣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13 15:23 浏览量:
他是晚清社交达人,敢在一品大员面前叫嚣




晚清时期曾有一场持续时间虽短但却让人翘首以盼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其主导人为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之前,康有为对时任清朝皇帝——光绪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美好蓝图:日本明治维新,三十年走向富强,中国实行变法改革,三年就能自立。

倘若真能如此,清朝岂不是可以摆脱屈辱的近代岁月了,而中华民族也可以扬眉吐气了?因此,当时读到这里内心不由自主对康有为抱有极大的信任和期盼,对光绪未有实权导致变法乏力叹息不止,反过来自然也就对埋葬这场救亡运动的罪魁祸首——慈禧太后愤懑不已。

大图模式
 
  •  

  •  

  •  

  •  

  •  

  •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书籍的增多,便也不再雾里看花。

首先这场变法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虽然慈禧太后亲手阻挠了变法,但不容置疑的是,对于变法她之前一直是首肯的。纵然光绪当真亲政,可以甩开了膀子大干一场,但变法的完整体系框架,以及具体行动指南却自始至终并不存在,而所谓的戊戌六君子自始至终也没有提出。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核心人物康有为却根本不懂得变法,理由有以下两点:

大图模式

1,他是科举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人生理想是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广东人康有为出生于读书世家,他自幼对“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信条深信不疑,于是一早便扎进了书堆里,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他都能倒背如流。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高中状元,然后八抬大轿进家门,以期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但是现实给他开了大大的玩笑,秀才三次才考中,而举人居然考了20年,六考六落榜。但是康有为很是执着,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坚持着,直至1893年,36岁的老秀才康有为终于成功击败年轻秀才,脱颖而出,高中举人,两年后再接再厉,会试高中进士。

大图模式
 
  •  

  •  

  •  

  •  

  •  

  •  

从其履历可知:康有为是封建社会制度下读书人的典型代表,读书拼搏的目的不过是入仕为官、光宗耀祖,何来的忧国忧民?拯救晚清于水火?而且其对科举制度的痴迷程度,对求官入仕的执着态度,令人咂舌。如此可想而知他内心的思想古板到了何种剧烈程度,谈何先进的新理念?而就是这样一位通古之人却要主持日后的变法革新,岂不笑话?如此必然注定了戊戌变法的结局会是何其之悲。

2,他提变法不过是顺应潮流,但只适合摇旗呐喊

1895年的战争惨败不仅让士大夫愤怒不已,更是让腐朽的清政府彻底清醒:以前与洋人的战争失利还可归结为敌人的船坚炮利。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自己的船也坚了,炮也利了,为何连之前一直不放在眼里的“东夷”都打不过,于是出于维持统治的需要,清政府自上而下开始意识到变法的重要性。

大图模式

前文也有所述,康有为追求的人生理想是光宗耀祖,虽然自己花了数十年终于考中进士,但只被任命为工部六品候补主事,仍旧人微言轻,离光宗耀祖还是有一定差距。于是借着变法的时代潮流,他决定走一条激进的道路,向皇帝上了《上今上皇帝书》,言辞激烈地呼吁朝廷变法革新。

石沉大海后他又开始联合全国18个省的举人共同签名请愿,并且自掏腰包将没有传递到光绪手上的上书刊登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由于他文笔不错,言辞激烈,敢于指责皇帝(求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刊登出来立马反响强烈,康有为成了忧国忧民、变法图存的“康师傅”,甚至连“康圣人”的名号都喊了出来。

大图模式

康有为乘机成立了宣扬变法革新的“委员会”——强学会,由于其超强的宣传能力,一时强学会风头无二,很多士大夫纷纷入会,就连李鸿章也打了申请,但被康有为拒绝了,理由是李鸿章是卖国贼。

从这里可以看出:康有为虽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但社会活动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堪称晚清社交“达人”,而且很会审时度势,借坡下驴,使得他被推到了变法浪潮的前沿,也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变法革新“专家”。这么一位著名的“专家”,自然引得本就有志变法的朝廷大员的注意,于是刚升任直隶总督的荣禄召见了这位“康专家”,想听听他对变法的具体建议。

大图模式
 
  •  

  •  

  •  

  •  

  •  

  •  

“时事维艰,不变法不行啊”,老康又老调重弹。

“法是要变,只是祖宗之法说变就变,没那么容易吧。”荣禄对变法的重要性已听出了老茧,他更关心的是具体该怎么做?

“这有何难?杀几个一品大员不就行了吗?”康有为又一如既往地慷慨陈词起来。

荣禄一听,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随后一转身离去了,走时还摸了摸自己的顶戴花翎。

大图模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晚清社交达人康有为敢在朝廷一品大员荣禄面前叫嚣:“杀几个一品大员”,彻底表明了他不懂变法,只是个适合摇旗呐喊的理论派,不适合干实事。当然这也不奇怪,思想古板的康有为又能提出什么新思想新举措呢?

也正是因为康有为的“不实用”,不仅使得其失宠于朝廷大员,均认为其是乱言祸众,而且大大影响了光绪皇帝对他的印象。出于康有为的高呼声,光绪皇帝接见了他,两人谈了2小时15分钟,但也只此一面,之后光绪不复再见,所以根本不存在光绪皇帝倚重康有为实施变法之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