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生态文明 > 正文

生态芮城:“五域模式”为全域旅游赋能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1-19 13:32 浏览量:
生态芮城:“五域模式”为全域旅游赋能




 
山西芮城位于中条山和黄河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依山临河、绿水青山的空间格局特色鲜明。近年来,芮城县依托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五域模式”,蹚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2019年,芮城县接待游客7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7.8%。目前,拥有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各类古遗址100余处,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其中国保单位12处。
 
以路串景“拓展空间域”,盘活资源“优化产业域”
 
近年来,芮城打破旅游空间格局,打造“一核两带四区”,形成以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了中条山隧道、运宝黄河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打破芮城山河阻隔的空间格局;不断完善“四横二十一纵”交通网络体系,把域内64公里国道、46公里省道、249公里县道和325公里乡道打造成景观大道,实现了交通旅游化。特别是高标准建设了93.4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宜游宜购”的景观长廊,构筑起山河联动、文旅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芮城紧紧围绕“生态固本、业态增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构筑“两园四区”的产业格局。以“文化+”“旅游+”,衍生出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公路旅游、工业旅游、体育休闲、农业休闲、文化节庆、民俗非遗、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目前,将全国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转化为“创意观光+科普研学+生态休闲”的场景空间,形成了中条山光伏经济旅游带。“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新模式催生了“黄河人家”“中条山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民宿、康养新业态示范点;尤其是“旅游+体育”壮大了体育运动休闲产业,“旅游+文创”壮大了特色文创产业,“旅游+康养”推动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崛起,从而带动了全域旅游不断优化产业域。
 
创新业态“升级服务域”,机制赋能“强化管理域”
 
近年来,芮城坚持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五城同创”、乡村振兴相结合,亮化城乡环境,美化空间景观,优化服务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创造“主客共享”的城乡空间,推动服务域的全面优化升级。同时,健全完善服务标准化体系,积极开展行业创强晋级,规范发展各类旅游主体,实施《芮城县旅游从业人员三年提升计划》,开通“芮城景区直通车”,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域旅游监测,加强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和旅游项目管理等,推动全县形成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为当地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管理域,供给新动能。芮城始终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机制,形成“1+3+N”的综合治理监管体系。在重点景区常设24小时巡视的“文旅卫士”,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布旅游违法违规信息,并纳入企业诚信(征信)系统,形成旅游“红黑榜”;在各景区、各乡村旅游点、各涉旅企业公共区域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答复满意率达100%,为游客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山西芮城位于中条山和黄河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依山临河、绿水青山的空间格局特色鲜明。近年来,芮城县依托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五域模式”,蹚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2019年,芮城县接待游客7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7.8%。目前,拥有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各类古遗址100余处,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其中国保单位12处。
 
以路串景“拓展空间域”,盘活资源“优化产业域”
 
近年来,芮城打破旅游空间格局,打造“一核两带四区”,形成以旅游功能区为架构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了中条山隧道、运宝黄河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打破芮城山河阻隔的空间格局;不断完善“四横二十一纵”交通网络体系,把域内64公里国道、46公里省道、249公里县道和325公里乡道打造成景观大道,实现了交通旅游化。特别是高标准建设了93.4公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宜游宜购”的景观长廊,构筑起山河联动、文旅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芮城紧紧围绕“生态固本、业态增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构筑“两园四区”的产业格局。以“文化+”“旅游+”,衍生出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公路旅游、工业旅游、体育休闲、农业休闲、文化节庆、民俗非遗、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目前,将全国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转化为“创意观光+科普研学+生态休闲”的场景空间,形成了中条山光伏经济旅游带。“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新模式催生了“黄河人家”“中条山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民宿、康养新业态示范点;尤其是“旅游+体育”壮大了体育运动休闲产业,“旅游+文创”壮大了特色文创产业,“旅游+康养”推动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崛起,从而带动了全域旅游不断优化产业域。
 
创新业态“升级服务域”,机制赋能“强化管理域”
 
近年来,芮城坚持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五城同创”、乡村振兴相结合,亮化城乡环境,美化空间景观,优化服务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创造“主客共享”的城乡空间,推动服务域的全面优化升级。同时,健全完善服务标准化体系,积极开展行业创强晋级,规范发展各类旅游主体,实施《芮城县旅游从业人员三年提升计划》,开通“芮城景区直通车”,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域旅游监测,加强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和旅游项目管理等,推动全县形成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为当地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管理域,供给新动能。芮城始终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机制,形成“1+3+N”的综合治理监管体系。在重点景区常设24小时巡视的“文旅卫士”,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布旅游违法违规信息,并纳入企业诚信(征信)系统,形成旅游“红黑榜”;在各景区、各乡村旅游点、各涉旅企业公共区域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答复满意率达100%,为游客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