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生态文明 > 正文

移动生态为什么“以创作者为中心”?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5-14 19:31 浏览量:
移动生态为什么“以创作者为中心”?


“生态”这个词有多抽象?抽象到从2015年的“生态化反”至今,行业语境仍然没有讨论出一个标准答案。

有的观点认为“生态”指代的是产品布局的广度,重点在于能够给参与者提供足够多的选择;有人则认为“生态”指代的是拥有完整的上下游通道,能够找到基础的生存方式,也能提供向上发展的阶梯;比较激进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是个资源概念,更有利于完成所谓的优化配置。

但人们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态”是有必要存在的。

尤其是对于内容领域来说,肉眼可见的大趋势是内容载体丰富、内容渠道增加、不断自我学习进修调整的推荐算法,开始成为分发的内核、用户分配在单一内容条目上的时间,正在被信息过载极限压缩——这些,是需要一个拥有上下游、有足够配套环节的生态来帮忙解决的。

具体到所谓的上下游、配套环节包含什么,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了。许多次生产业也因为这个大趋势获得了非常优渥的发展环境,比如MCN,本质上你可以将其看做生态对于创作者个人能力局限性的一种补充。

这条主线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过充分的探索。

作为创作者最理想的成长终点,中文互联网世界的自媒体,理论上萌芽于2009年的人人网。不同于贴吧、猫扑、天涯时代的神贴楼主,也区别于土豆时代的大神视频作者,人人网给予了创作者们一个(在当时环境下)相对完整的成长路径:内发布——非社交关系链外的优质内容呈现——粉丝聚集与提供创作反馈——完成更全面的个人展示——形成一个拥有相对独立闭环的小站。

所以现在回想起当年人人网的网红,往往都会选择用“特点鲜明”来进行概括,诸如“我是舒克李少荃。我很聪明徐主席”。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人人网太适合创作者完成生长了。

只不过痛点也很直观:人人网的用户群体过于垂直在校生,并且仍然以社交关系进行传播,运营提升能力有限。这让人人网能够孵化出自媒体的雏形,但仍然没有帮助创作者完成真正的成长。

真正让创作者成为自媒体的成长路径,还是定型于微博和微信。

伴随着网络降费提速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中文互联网用户在经历了充分成长后,开始试着将表达、学习、求知这些更复杂的行为诉求转移到线上,人们对于创作的需求也随着互联网对于现实生活的充分渗透而不断扩大,适时出现的微博(2010年)与微信公众号(2012年)便成为了那个最合适的触发器:

不同于人人网这样垂直化色彩过于浓厚的内容平台,也不同于博客这样仍带有精英文化色彩,入门门槛较高的内容方式,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存在更像是一次创作技能的“规模化下放”,开始将创作过程进行一次全面的量化、工具化。

比如将140字作为信息表达的极限,比如设定300字为内容原创性的门槛,比如主动剔除BBS时代过多的内容赋权(比如Discuz!论坛系统标配的html代码)并限定于字号、图片、色彩等核心维度。

别小看这样的工具化、量化改造。在有充分指导的引导下,创作者的成长呈现出了爆发式的趋势,并直接反馈在数据层面上。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自媒体创作者增长率高达37.6%,主流媒体以及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涌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