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生态文明 > 正文

河洛生态底色越“绘”越浓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1-03 09:06 浏览量:
河洛生态底色越“绘”越浓 




日前,我市气象部门发布《洛阳市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遥感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市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水平持续上升,全市90%以上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这意味着河洛大地的生态质量整体持续向好发展,生态底色越“绘”越浓。

在人们日常印象里,气象部门是为大家提供天气预报服务的,其实,在生态质量监测方面也能大显身手。这些年,气象部门基于卫星遥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通过科学测算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水平等指标,客观评价植被生态质量状况。

其中,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地面面积的百分比,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全年12个月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与森林覆盖率主要统计有林地等占比不同,在植被覆盖度测算中,森林、绿地、农作物等均涵盖其中,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洛阳平均植被覆盖度为54.7%,嵩县、栾川等生态县植被覆盖度更高。同时,根据2000年至2019年卫星资料分析,全市90%以上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绿”的底色更加凸显。市气象局工程师徐延红解释,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的区域占比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及周边区域,这是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正常现象。

在监测体系中,植被指数作为卫星遥感监测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重点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从洛阳市2019年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图看,南部生态涵养区因森林植被基础好、生物多样性高,绿度更“深”,植被指数普遍在0.7以上,重点林区的指数更高。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植物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象监测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标,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重点反映植被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表征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

根据卫星和气象资料估算,2019年,洛阳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569克碳/平方米,也就是说,平均每平方米植被的固碳量为569克。纵向对比看,从2000年至2019年,全市大部分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向好,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增强。

报告认为,综合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关键因子,全市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洛阳驰而不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全域国土绿化的生动实践。

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气象部门将认真落实省气象局与洛阳共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气象保障示范市合作协议,更好发挥气象监测技术优势,为洛阳生态建设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支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