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用“新思想”厚植边疆文明小寨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8-05 10:25 浏览量:
用“新思想”厚植边疆文明小寨


  麻栗坡县麻栗镇盘龙行政村小寨村小组共有63户216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汉、傣、苗、彝等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特色民族村寨。陆应标于2004年从麻栗坡县委政策研究室退休回到小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带领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矢志不渝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敢为人先,敦风化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边疆村寨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典范。

  干净的庭院,房前屋后关于党和国家政策标语随处可见,房屋四周随风摇曳的碧绿蔬菜,田间地头隐约传来的音乐声……走进麻栗坡县麻栗镇盘龙小寨村时,目之所及是一派怡然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深入了解发现,在这个壮族为主,汉、傣、苗、彝等多民族杂居的边境村寨,更是到处洋溢着“心向党、村寨美、村风和、村民乐”文明新风。

  退休干部回乡宣传“新思想”

  说起小寨村如今的变化,就不得不说这样一位老人。31年前,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退伍回家的他再次拿起枪,作为民兵连长,参加了发生在祖国西南边陲的3场重要战役。16年前,原本打算退休安享晚年生活的他,在看到老家农村贫穷落后、村民们不团结进取的面貌后,主动申请当起了“村官”。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小寨村群众学习新思想,践行新风尚,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寨也逐步形成了乡风文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幸福山村。

  老人名叫陆应标,今年69岁,是麻栗坡县委政策研究室退休干部。2004年退休后,因为难以忘却的乡愁,他选择回到了小寨。但回到家乡的他发现,当时的小寨村因为贫穷落后,呈现出的是村干部不团结、村民各存私心的景象。2005年,小寨村实施“小康村”惠民工程,在利益的驱使下,群众各存私心,导致矛盾不断、邻里翻脸。面对这样的局面,陆应标主动站了出来,成为了小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村庄建设为契机,向村民灌输党委政府关心关爱的理念,号召村民们要感党恩。

  生活发生的变化,加上陆应标的宣传引导,让村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村民们的思想逐步发生了转变,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用什么形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为此,陆应标组织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火塘会”,有村民提议,“要不干脆把‘家先’牌位换成我们想对党和国家说的话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认可。陆应标和10名党员率先把自家的“家先”牌位从原来的“天地国亲师位”换成了“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把“土地福德正神”牌位改为“保护国土资源”,两边位置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华夏美德永传”等体现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家先”。从此,在小寨村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独特家堂文化现象。在新“家先”日积月累的熏陶下,村民的思想也逐步发生了转变。陆应标说,“通过这样的方式,群众每天回家,映入眼帘的便是新‘家先’,长期耳濡目染,爱党爱国的情怀自然会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带头挂新“家先”的老党员陆达恒说,“挂起‘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要让子子孙孙以后都不要忘共产党的恩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