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思想产业》:警惕思想被资本驯化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4-06 09:02 浏览量:
《思想产业》:警惕思想被资本驯化


 

李刚,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智库治理论坛”联合创始人,主编有“南大智库文丛”。

致敬辞

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曾在美国的政治和政策制定上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却被新兴的思想领袖所取代。《思想产业》揭开了当下美国知识分子、财阀、思想产业和政府决策之间的复杂关系,财阀通过大规模赞助大学、智库和研究机构,进而影响思想市场和政府决策。

我们致敬《思想产业》,致敬它对美国思想市场历史脉络的细致梳理,它揭示了传统权威公信力下降、政治极化和经济不平等加剧,是造成美国思想市场权势转移的深层动因,为我们观察当下的文化状况提供了有效入口。我们也致敬作者德雷兹内,他从思想产业内部出发,颇具勇气地批判了思想领袖为得到富人赏识而丧失信仰和原则的犬儒行为,并重申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与道德底线。

答谢辞

得知《思想产业》入选《新京报》年度推荐图书,感动和感谢之余,我一直在思考,读书界和知识界为何为这本书点赞?在芸芸众书中,为何会选中这本翻译作品?

我觉得,首先《思想产业》彻底揭开了美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思想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皇帝的新装”,丹尼尔不仅是那个大胆喊出“他什么也没穿啊!”的儿童,也是一位反对思想异化、反抗现代思想产业化的自我救赎者。而这对一些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场“毁三观”的颠覆。多少年来,我们构建的美国叙事,都认为美国存在一个思想独立、多元、交锋的思想市场,它能持续地自我出清错误观念。而丹尼尔的《思想产业》告诉我们,这个思想市场和资源配置的市场一样,深受党同伐异、利益集团与新媒体科技的操纵。

其次,《思想产业》所描绘的场景在当下中国已显端倪。伪“思想领袖”以公共知识分子的面貌出现,与奉行流量经济和内容经济的全媒体平台形成共谋,思想开始成为产业,中国需要未雨绸缪,警惕思想的过度产业化,警惕各路资本对思想市场的侵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