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说禅论道 > 正文

思想者这三件国宝藏着哪些故事?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22 10:41 浏览量:
思想者这三件国宝藏着哪些故事?





近几年,社会上掀起“国宝热”,有关国宝的电视节目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分,成为2017年年末的综艺黑马。而2018年伊始开播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积攒了超高人气。在这些节目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日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吕静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上作了演讲,揭秘国宝里藏着的故事。

“国宝”一词,近年来频现于媒体讲堂。从字面看,作为“国之珍宝”来解释,应该没有异议。不过更准确地说,“国宝”实际上是表示文物藏品分级的专业用法,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叫“国宝”。

今日存世文物,是人类一路走来的历史见证。一件文物,可能暗含先人进步和发展的踪迹,也许就是凝结古人思想、表达审美情趣的载体;一件文物或许昭示了先祖对科学真理的觉醒,或许展示了匠人的巧思手艺、承载了民众的生活样式。文物,是向今人表述古代历史文化不会作假的物语史证。了解中国灿烂的文明,学习历史的智慧,让我们从一件件国宝文物开始。今天的演讲,我就和大家谈谈藏在国宝里的故事。

后母戊方鼎与中国人的铜鼎信仰

第一个要说的,是后母戊方鼎,它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出境的文物目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全器通高133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公斤,作为存世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体量和重量之最,堪称“国之重器”(图一)。方鼎的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端丽柔美的铭文。也许有人会问,这个方鼎原先不是叫“司母戊”吗?是的,原来是这么称呼的,但近年不少学者认为,虽然甲骨文中“司”和“后”构形无别,可以通释,不过以该器是商王文丁为祭祀王母(妣戊)而作,那么读为“后”也许更为妥帖。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1年始以“后母戊鼎”更名。

 

根据最新检测,这件方鼎总量达832.84公斤,预估制作时的铜液总量不少于1200公斤。要烧制如此庞大的铜鼎,至少需要80余只坩埚同时开烧,不少于千人同时劳作。根据现代实验考古的经验,青铜器制作,每增加一倍的重量,难度就会提高七倍。制作这件方鼎的难度,堪称青铜器制作史上之最。细察种种迹象,有学者指出这仍然是一件不完美的作品,换言之,有些地方明显有“做坏了”的痕迹。但即便如此,也丝毫无损该鼎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技术和审美价值上作为杰出代表的地位,这件国宝文物诉说了3500年前的商代,已经拥有高度组织性、巨大规模性的青铜铸造业,达到了古代青铜铸造业巅峰水平的事实。

这件方鼎在造型、纹样、构图、角色上的制作表达,既让我们钦佩设计和施制人的匠心巧工,也勾连出探谜的强烈愿望。方鼎主体的四个面为无文素面。在素面的四周敷设一圈环带文,环带文的上下各横展一对龙。细察龙形:龙嘴大开,龙身蜷曲短促,有足而卷尾,这就是夔龙纹,是中华龙在商周阶段的典型形象。环带文里还有一层作为地文的云雷纹。先敷设地文,然后在上面作浅浮雕的双层纹饰,是商周青铜器纹饰的重要工艺特征。方鼎的四个圆柱体支足,上段兽面纹(即饕餮),下段则是三道精细着力的凸弦文。夔龙纹、兽面纹都是最常见的商代青铜纹饰,而最令人惊愕的图像在该方鼎的立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