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强国论坛 > 正文

伟大国君只因执意跟最强国叫板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0-27 14:27 浏览量:
伟大国君只因执意跟最强国叫板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之前在讲刘裕的时候,我就提到了这首词。而在讲他家老三的时候,我又得把这首词重新拿出来讲一遍。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首词下半阙的主要人物就是他。
说起刘义隆,这位刘宋执政时期最长的皇帝,应该算是南北朝时期一位比较合格的皇帝。他在位三十年,一上台就干掉了废杀自己两个哥哥的徐羡之等三人,又励精图治,开创了著名的“元嘉之治”,被当时和后世的史学家认为是六朝中南方最繁荣安定的一段时间。
然而在辛弃疾的笔下,这位皇帝的形象却并不太好:草草封狼居胥的结果,是只能仓皇北顾;更有甚者,北魏还反过来倒打一耙,兵锋推到了建康城下。搞得曾经刘裕的家乡京口,都建了香火不断的佛狸祠,实在是奇耻大辱!
之所以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还是和刘义隆这个人有关。
刘义隆的谥号是“文帝”,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他是个不错的守成令主;一开始的庙号是“中宗”,这也不是一个完全褒义的庙号,具体可以参考唐中宗李显。这些当时的臣子们给他定的评价,足可以见得刘义隆的特点——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应该说,刘义隆是一个政治比较成熟的君主。在他还只是个王爷的时候,在徐羡之等人眼里是一个敦厚老实好控制的角色;在他被指定为皇帝接班人的时候,他也用痛哭和官爵成功地笼络住了徐、傅等人的心。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他的掩饰,继位三年后,他就发动政变,成功地诛杀了当年干掉自己哥哥的一干人,牢牢地控制住了大权。此时的刘义隆,才不过十八岁。
一个未成年人就能这样能干,足可见他的政治谋略,实在有乃父的遗风。而在治国理政上,刘义隆也继承了他父亲鼓励生产、富国利民的主张,在南朝积极推行经济文化建设,使得刚刚经历内乱的刘宋迅速恢复了稳定,各项民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一个人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普通人如此,皇帝亦然。很不幸,刘义隆也不大清楚自己能干什么,
身为北伐英雄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心里有一个北伐梦、统一梦再正常不过。有梦是好的,关键看落实。而此时的刘宋,已经很难再有当年刘裕时期的雄风了。
从内部来看,刘宋虽然国力有所提高,却损失了一大批刘裕时期的北伐名将。如王镇恶、沈田子、朱龄石、毛德祖等,不是在战场中陨落,就是因为年老而去世。到刘义隆准备北伐的时候,刘裕时期的名将就剩了一个檀道济。没有将才,还怎么打仗呢?
而相比于名将的凋零,北方局势的大变化才是阻碍刘义隆北伐的最大拦路虎。刘裕北伐的时候,北方还是一片混乱:南燕、后秦、北魏、夏等国犬牙交错各怀鬼胎,使得刘裕有机会能各个击破;而到了刘义隆的时代,北魏不仅基本统一了北方,还有余力北击柔然、南侵刘宋,在刘义符执政期间甚至还夺取了河南三镇。此时的北方,又岂是可以随便攻略得手的?
 
实力此消彼长,本就已经不适合贸然北伐;而刘义隆个人的性格和办事风格,更推动元嘉年间两次北伐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前面说过,刘义隆很早就表现出了政治天赋,这是好事;然而早熟的代价必然是早衰。对政治手腕的过于迷信,使得刘义隆在军事部署上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
刘义隆的两次北伐,准备的都不够充分,因为这两次北伐都是带着赌气的成分才开展的——第一次是为了报八年前刘义符时期被北魏入侵的仇,第二次则是为了报第一次的仇。再加上自己自觉文治已经齐备、需要武功点缀,以及一堆大臣的附和,使得刘义隆下定决心北伐。
 
而在北伐的过程中,刘义隆也显得准备不足。两次北伐都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在克复河南四镇以后既没有继续北上,也没有增兵巩固守备。而在将领的任用上,刘义隆更是私心颇重——他只重用自己的藩邸旧臣,对前朝旧将如檀道济等人一开始只是雪藏,直到摊子收不了了才不得不启用老将们来擦屁股。这种方略指挥,又岂能打胜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