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绿色企业 > 正文

如何用新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20 12:34 浏览量:
如何用新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企业创新,尤其是传统企业的创新正变得越发困难。企业内部历史遗留问题多,外部技术发展更新十分迅速,企业既担心错过行业趋势和风口,又害怕一不小心掉到“坑”里。

为此不少企业通过引入外部创新能力,来保持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放式创新”,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开放式创新竞赛。不过大多数时候,企业并不十分明确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就更需要借助外部平台和资源来完成创新。

发起“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的目的便是为此,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阿里云共同启动首届赛事。

 

计算机视觉算法、运筹优化算法等AI技术,正在迅速成熟和发展。一方面,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希望将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但缺少相应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公司有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但缺少试验和应用场景。

促进技术和产业的融合,用技术驱动产业智能转型升级,在当下变得尤为重要。

一、先有调研,然后对症下药

近几年重庆在制造业方面的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的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略低于全国平均值5.9%,

不过重庆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如果能够有效结合创新技术,势必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和增长。以重庆江津区为例,截至2019年底,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1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287.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数据智能相关企业36家,产业规模达到6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增长30%。已建成重庆市级数字化车间14个,2019年75家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设想如此规模的产业,若能提高10%的效率和效益,对地区产能和地方经济都将有极大提高。

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落地工业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深度学习为例,其基础技术由下至上涵盖芯片、编译器、计算框架和算法四方面,目前的FPGA半定制化芯片解决深度学习在工业领域的算力和实时性等需求,可能成为工业推理芯片发展重点,让人工智能更快落地。

为更加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加速技术与场景的融合,去年9月,江津区大数据发展局会同区经信委下发了《关于江津区举办“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赛题筹备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放调查问卷400余份,镇街、园区反馈回调查问卷88份。从九月下旬开始,阿里云天池大数据众智平台联合江津区人民政府针对辖区内100余家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与其中41家企业进行深度沟通。

调研组对包括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进行系统性走访,根据企业的共性需求,确立了“智能仓储”、“最优排产”、“订单匹配”、“视觉质检”四大赛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