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科技创新 > 正文

做科技自主创新的探路者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8-31 05:53 浏览量:

  何为硬科技?透过和其光电等孵化企业,或许可略见端倪:

  “实际上,民生科技发展空间大、需求旺、前景广,在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有助于孕育和培养新产业、新业态。”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志彬表示。

  “OCT设备是由无数技术环节拼凑成的,就像做乘法题目一样,有一个地方错误为零,则结果为零。”为此,朱锐带领团队反复对实验室里的样机进行工程化示范研究,再跟临床紧密结合,不断进行调整。

  初夏时节,在西安光机所的一个实验室内,52岁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杨建峰正埋头研制硬X射线成像仪。这是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ASO—S的三个载荷之一,专门负责为太阳“拍照”,观测太阳耀斑。

 
 

  “我们只专注真正的硬科技项目孵化,专注自己最擅长的光电信息领域。”米磊简单的话语,却揭示出西安光机所创业孵化的最显著特征——关注“硬科技”。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原始科技创新程度不足,原因在于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割的。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光机所调研。“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仔细了解产业化的成果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

  中科创星团队获央视2016《科技盛典》年度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为此,西安光机所专门提出“拆除围墙、开放办所”,要求打破科研人员身份、编制制约,聚力培育“专精特”企业,进而形成优质的科技创业土壤。

 
  资料图片

  “当时,有一个朋友带着孩子去打针,因为孩子血管太细,扎了很多针也没有扎进去,护士很难办,家长也心疼,朋友就问我能不能通过光学的方式把血管看得更清楚。”设备研发者、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朱锐介绍说,“我们当时正好有一些灵感,经过8个月左右的研发,产品最终实现落地。”

  8月20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迎来第二次出舱活动。任务期间,刘伯明身上的摄像机捕捉到了难得一见的场景——只见聂海胜站在机械臂上,宛若“太空漫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