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解析财智 > 正文

智慧停车产业 “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08 09:41 浏览量:
智慧停车产业 “无人”系统凸显优势


    “停天下明明显示附近有可用停车场,但是走到了为啥用不了?”近日,家住成都锦江区的刘女士在常用的“停天下”微信小程序上搜索附近停车场,按照导航指引到达该停车场后,却发现并没有安装这款停车系统。

  对此,停天下创始人陈跃强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回应称,近期受疫情影响,平台信息更新有延迟。实际上,除停天下外,疫情期间,不少智慧停车平台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车不跑了

  业务量断崖式下降超95%

  “刘女士这种情况,可能与我们合作的小区或商超关闭了对外停车业务有关,如果一线停车场关闭运营了,我们系统里可能就查不到。”陈跃强对记者说,目前公司还在正常营业,只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

  成立于2015年的停天下,是成都一家智慧停车平台。公司盈利主要通过“送设备+收月服务费”的形式,每月向物业收取管理费用,费用的多少主要依据停车场的规模大小来定。

  截至目前,停天下在全国范围内合作近2000个停车场,正常情况下,平台每天进出车次大概在70万-80万,高峰可能达到100万。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和封闭管理使得车流量骤减,直接影响了智慧停车的订单量。“平台数据显示,业务量减少了95%。”陈跃强对记者介绍。停车场停止对外停车后,平台上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就会产生车主多跑“冤枉路”的情况。

  虽然停天下采取的是每月固定分成模式,但陈跃强说,疫情期间,上游供应商没有开工,供货受到影响,下游的客户大部分是停车场和物业公司,而客户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抗疫工作上,“对我们来说,今年至今新增的业务量几乎为零,一个季度损失上千万元是有的”。

  车停不了

  小区封闭,平台业务停滞

  相关数据显示,成都早期专注智慧停车的平台多达上百家,但近年来,经过市场洗牌,留下来的并不多。目前仅存的十几家,虽然业务侧重点不同,但疫情来袭,这些平台都受到不小的冲击。

  途图乐是成都一家专注共享车位服务的公司,创始人殷晓舜透露,疫情期间,成都大量小区暂停了对外停车,外来车辆进不去小区,公司的共享车位业务几乎停滞。

  殷晓舜介绍,疫情下,小区不对外停车,年前跟客户达成的合作协议不能继续推进,公司一个月损失了十几万。为了撑下去,公司砍掉了原有的车位奖励、补贴、首单免费等福利,公司全体员工2月份工资减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