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节庆活动 > 正文

生动再现故宫重大节日活动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2-19 08:43 浏览量:

皇家年夜饭吃什么

和我们吃的除夕饭相比,礼制森严的宫廷宴,是不是少了点儿温馨之感呢?除夕的年夜饭吃完了,接下来就是新年的第一餐了。没错,正是饺子。因饺子形似金元宝,所以吃饺子代表着国家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另外,包饺子需在除夕之夜,子时一到,立刻下锅煮熟,故而也有新、旧年“交替”的意思。

在中国的传统中,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初一,穿新衣,有辞旧迎新、驱邪降吉之意。穿新衣迎春不仅仅是民间的传统新年习俗,也是旧时宫廷过新年的习俗之一。

穿新衣 迎新春

在餐具方面,皇帝用的是金碗勺;皇后与其他嫔妃则按等级身份,使用相应的餐具。筳宴期间,皇帝升座、离席都伴有韶乐。在皇帝进茶、进酒、进馔时,参加宫宴者还需叩头行礼。

那清朝宫廷的“年夜饭”,究竟要怎么吃呢?举个例子,乾隆二年(1737 年)的除夕家宴中,皇帝的晚膳极为丰富,冷膳、热膳、酒膳、小菜、点心等加起来共有108品;皇后则按标准减半,为64品;而贵妃、嫔、贵人等其他后妃,则每桌2人或3人,膳馔只有32品,这差距是否有点儿大呢?

《升平除岁》演出之后,还有一连串的大戏等候着:《福寿迎年》《藏钩家庆》《宣扬文德》《白袍评功》《金庭奏事》《如愿迎新》等十一出戏,先后在漱芳斋、养心殿、如意台、重华宫、乾清宫内承应上演,将整个除夕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现代人过新年,年夜饭可是重头大戏,皇家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相比于今天,清宫过年的一大特色是没有晚餐。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按清朝习俗,皇帝每天只吃早、晚两顿正餐。早上六七时用早膳,晚膳安排在下午两时左右。所以,他们的晚膳只相当于我们的午餐。

《这里是故宫:传统佳节》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宫廷如何庆祝中国传统“七节一寿”的,生动地再现了故宫中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以及皇室成员诞辰这八个重大节日的宫廷庆典活动。同时,本书又是一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画书。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年戏目表

在新年当天,皇帝要参加十几项礼仪活动,包括祭拜先祖、礼佛、吃饺子、给皇太后请安、接受群臣朝拜等。而在不同的时段,皇帝要穿不同的吉服。别以为这是简单的换衣服,它还包括了头饰、靴子和香囊配饰的更换,过程非常烦琐。由此可见,当皇帝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作为万民表率,皇帝的穿着打扮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皇家的礼仪和威严。

清朝时期,皇帝龙袍以明黄色最贵,布料多为缎,因一年四季的气候不同,而采用了绫、绢、纱、罗、缂丝等不同的材质,其品用料上乘、巧夺天工。根据记载,乾隆时期仅一件缂丝龙袍就要耗时390个工日,费用更是高达黄金万两。

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史料看,除夕当天,宫里开演的第一部戏为《升平除岁》,是讲一个太平庄老人看见国家升平,于是对皇帝歌功颂德一番。至于为何要将这样一出戏安排在最前面,原因很简单,讨个好彩头。

首先,清朝皇帝的服饰一共分为五种:朝服、吉服、常服、行服及雨服。这些服饰用在不同的场合,样式、材质、纹饰都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吉服,就是皇帝在节日及重大的喜庆活动中所穿的服饰。过大年时,皇帝要穿上最为贵重的吉服,也就是传闻中的穿着龙袍去参加活动。

那皇帝们在新年时,究竟要穿什么服饰呢?

生动再现故宫重大节日活动

龙袍的颜色多以黄色为主。《礼记》中有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秦朝皇帝的龙袍是黑色的;汉朝曾以红色为尊。后来,因黄色在五个方位中处于“中”,象征中央,而被汉朝以后的皇帝所喜欢,黄色逐渐成为至尊之色。在人们印象中的龙袍一般都是单一的黄色。

皇帝虽然有很多的锦衣御袍,却不能按自己的喜好随意穿衣搭配,每天穿什么戴什么,都由“尚衣监”负责。尤其是在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里,对服饰更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承应戏,是逢时按节令演出的戏剧,因此又叫节令戏、应节戏。清代的宫廷戏曲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而安排不同类型的剧目。例如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节庆都要唱“承应戏”。一年之中,每个节令都有对应的剧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节轮番上演。这里就以道光二年除夕当天的承应戏安排,做个介绍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