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经典回顾 > 正文

深度解读《烈火战车》:当爱和运动相通

来源:未知 时间:2021-08-11 14:24 浏览量:

深度解读《烈火战车》:当爱和运动相通


在第54届奥斯卡(1982年)的颁奖礼上,英国电影《烈火战车》打败了《大西洋城》和《乱世情天》两位劲敌,问鼎最佳影片大奖。如果从美国传统价值观看来,《烈火战车》并非是好莱坞的主流选择。

电影上映于1981年的5月,其典型的英伦风情、英国自带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美国田径竞技的对抗性等等,或许都压低了其得奖的概率。

然而当年的奥斯卡评委除了本身对于对以上抗性元素的宽容之外,电影所展现出的普世精神更成为了其打败对手的最大筹码。

评委在包容以上非美国主流价值的元素的同时,电影呈现出的深刻思想性以及对于体竞技外在的超脱的灵性,二者共同构成了《烈火战车》最大的精神内涵。

主角的二重奏

或许很多人因为经典配乐而进入这部电影,但我们要说《烈火战车》,不可避免要谈及信仰和爱的意义。

就电影呈现出的精神价值来看,信仰原则被进一步普世化和高尚化,这一特性投射到了角色身上时,更展现出角色对现有世界的超脱。

当然就《烈火战车》的布局来看,单一的精神指向显然无法快速引起观众的共鸣,角色之间的碰撞更彰显出故事的张力。

这部由休·赫德森导演的电影给了两位主角充分的自我表达空间,埃里克里德的温暖宽容和亚拉伯罕的冷酷执拗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期间角色在田径竞技为构架的肢体语言上,二者不同形态的外在表现,进一步丰富了内心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田径竞技过程中,埃里克里德的性情呈现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享受、愉悦和满足,外在极为放松的状态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投射。

相对于第一主角来说,第二主角却展现出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在文学话语中极为罕见。而他的内心挣扎可以看成特殊身份环境的词语,更是双主角之于运动精神理解的偏差导致。

对失败的畏惧,构成了亚拉伯罕对比赛的畏惧,恐惧阻止了他竞技状态的提升,这进一步构成了对他性格中负能量的外在显现。

包括之于评委会的对抗、对于爱人的愤怒等等。但最终电影给出了第三者介入的可能性,这来源于亚拉伯罕的精神缝隙。

教练的出现,让亚拉伯罕完成了对身体本身的专注,通过苦修和高强度规训,亚拉伯罕以强大身体话语化解了精神困惑,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巧妙的是,电影并没有让两位主角的振动升级为直接的话语或者肢体冲突,在镜头合理且缜密的分布下,二人之间构成了巧妙的镜头映照和价值观的泾渭比对。

通过语言技巧完成了二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提升了本身的艺术层次,更让英伦式的优雅在竞技运动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

爱和恐惧的内心交战

在《烈火战车》中我们看到了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英伦20年代的风情元素、年代的衣着、服饰和口音、绅士的优雅等文化特质,完善了故事内核的真实性和历史性。

但我们看到了在精细外表下关乎人心的纠葛和挣扎,英伦的时代感背后是人信仰共性的考察和解剖。

在人格的交战处于1924年巴黎奥运会竞技项目的特殊时期内,性格中的典型性呈现和日常精神困惑融为了一体。

埃里克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把基督教义摆在了首位;尤其关乎神的信仰和政治、家国等现实权力制度碰撞时,埃里克对于信仰最初和最终的遵从,完善了其高尚的人格。

不可否认,在选择过程中埃里克也出现过挣扎的状态,在王室的绝对权力面前,埃里克经受住了神性的考验,为此他放弃个人荣誉的理念,是他对内心本真的遵从。

毕竟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个人荣誉和家国荣誉已经产生了深度的价值捆绑。埃里克长久生发出的爱和短暂的利益之间,构成了大和小,强和弱,明和暗的丰富对话。

比起普通的竞技电影,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对广义的爱的精神价值的偏向;即便在王室面前,埃里克的爱没能削弱,反而通过戏剧张力获得了强势的增幅。

最终爱战胜了利益、信仰战胜了王权、神性战胜了家国团体。信仰回归于个人之后,权力退居于次席。

在传统的西方价值观中,与爱相对应的便是恐惧。对于恐惧的破除,则是亚拉伯罕内心的前进动力。爱和恐惧分置于两位主角的内心,构成了他们路径选择的内心原动力。

亚拉伯罕的天赋和能量毋容置疑。但最初却因为比赛的失败,把自己困于一个沮丧和畏惧的精神领域内。恐惧逐渐淹没了他的自信,直到外力的适时出现,才打破了他内心原有的封闭状态。

第一层外力来自于舞厅认识的女朋友,对于恋人的爱恋激发了其内心关乎爱的本能;但是在与恋人的言语冲突中,我们发现关乎本能的爱,并无法破除亚拉伯罕的内心壁垒。

直到教练的出现,完成了双层外力的共同作用,因为这触碰到了亚拉伯罕关于体育竞技恐惧的本原。比起中规中矩的教练,他以师长的姿态,完成了对行为对象内心障碍的破除。

期间,方法论解决了亚拉伯罕关于竞技技术上的困扰和桎梏;伊安·霍姆的精神激励,再度破除了他内心的执念。

当亚拉伯罕不再执着于胜负本身之后,田径这项运动已然成为了他关乎肢体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竞技题材的精神高度

《烈火战车》并非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奥运电影,但是它对于原有题材的超越,更完成了其艺术性的转化;比起后来的《绝杀慕尼黑》等单一价值指向性竞技片,它的意义在于对于人道主义的遵从。

此外,《烈火战车》也不是典型的传记电影,虽然故事以传奇叙事和英雄主义为视角展开,但表达并不沉溺于设定好的传奇叙事。反而,英雄成为了电影反英雄主义套路化的最好代言人。

普世价值在电影中贯穿始终,对于人性的宽容在运动理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影像所流露的宽容性和博爱精神,更非普通的类型片可以相比。

要说戏剧冲突,从前至后双主角的理念由内而外的碰撞,构成了电影隐藏的刀光剑影。运动员们自我牺牲后并在奥运赛场上夺冠,让宽容理念在赛场上得到了彻底的延承。

自现代奥林匹克1904年创办以来,其中一条原则便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比起竞争对抗性的“外在表象”,爱才是奥林匹克最丰富的精神内涵。

《烈火战车》让丰富了爱原本的样态,且与竞技精神实现了共通和交融,爱在影像中得到了完整传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