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杰出华人 > 正文

宫颈癌疫苗背后的华人科学家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6-05 08:54 浏览量:
在中国,宫颈癌死亡率排在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发病数超过13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73%-93%,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4。

宫颈癌疫苗背后的华人科学家

一旦突破了这个难题,HPV疫苗的研制也已经突破了最大障碍,变得水到渠成。1991年年7月,周健和弗雷泽教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人乳头瘤病毒国际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结果。大会主席豪森教授说,“这是HPV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这一成就被认为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HPV 1和2型的皮肤感染与跖疣或手部寻常疣相关。HPV 6、11、16和18型的黏膜皮肤感染与生殖器疣和宫颈、外阴、阴道、阴茎、肛门和口咽部的癌前病变和癌性病变有关。

宫颈癌疫苗背后的华人科学家

HPV: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豪森教授因为发现HPV病毒导致宫颈癌的直接证据,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周健试图通过重组DNA的技术将HPV的外壳做出来。他想要做出外表类似HPV的蛋白质颗粒,让这样一个颗粒代替HPV病毒在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可HPV的基因组很大,有约8000个碱基对,几乎是乙肝病毒的3倍。这给周健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最终,周健将现有的L1、L2(HPV晚期蛋白、病毒壳膜的主要构成成分)表达纯化后放到同一试管里,成功合成了这个和HPV外形相似的蛋白质颗粒,颗粒可以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但却不会导致疾病。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早已发现,HPV有70多种类型。而它们都具有相似的颗粒状结构,一层有20个面的蛋白质外壳。
作为人乳头瘤疫苗的共同发明者,伊恩·弗雷泽在2006年被评为“年度澳大利亚人”,同时,他还获得了总理科学奖和巴尔赞奖。人乳头瘤疫苗的研发成为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4常见的癌症,每年约诊断530,000例浸润性宫颈癌病例,每年约260,000例宫颈癌死亡病例。
研究人乳头瘤疫苗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获得HPV病毒。一般情况下,疫苗都是这样研制的:通过改造或弱化某种病毒,让它丧失引发疾病的能力但却能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样,当真正的病毒侵犯时,免疫系统就可以用已有的抗体来对付这种病毒。
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外科手术和放疗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不断发展。1950年代,帕潘尼考劳在许多国家倡导通过筛查进行预防。当时提出了许多假设,推断某种细菌和病毒原因,特别是疱疹病毒,可能是造成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是由于可用于因果关系研究的科学工具有限,因此直到1970年代后期引入了表征DNA的分子技术后,该领域才得以显着发展。

HPV的多面体结构

二价、四价和九价:都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2015年6月,欧洲专利局主办的2015年欧洲发明奖颁奖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周健和弗雷泽教授凭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人乳头瘤疫苗,获得“最受欢迎发明奖”。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在颁奖时评价,“周健和弗雷泽是现代医学领域的无名英雄,这一奖项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开创性发明无限感激的表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