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杰出华人 > 正文

从李大钊建党思想看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0-31 15:47 浏览量:
从李大钊建党思想看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当我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当追念的就是当初开天辟地、相约建党的主要创始人,且初心始终未改的李大钊同志。在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伟业。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李大钊精神的时代内涵,更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李大钊思想为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始终是激励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顽强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始终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救民众于水火,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础和本质
民众是李大钊内心最牵挂的,民生是他最忧虑的,李大钊始终坚持为民忧、为民愤、为民呼、为民想,时刻不忘人民疾苦,他深刻认识到只有消灭阶级,推翻现有政权,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好日子。李大钊在《大哀篇》中指出,“吾民瘁于晚清稗政之余,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彫敝,亦云极矣”,严厉抨击当时执政者剥削民众甚至草菅人命,以及“民生益沦于涂炭”。同时,他深入民众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发表了《北京平民生活的一瞥》《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等多篇关注平民生活状况的文章。
1913年9月11日驻昌黎车站的日军杀害5名中国路警,李大钊对此异常愤慨,他尖锐地指出,“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的悲惨生活是由军阀统治造成,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痛批?“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也”,“国家权力之及于民者,微乎渺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深刻地认识到?“离于众庶则无英雄”,并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这是李大钊的人民群众观的最初体现。
1920年,他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中提出“社会主义不是使人尽富或皆贫,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1923年1月,李大钊在《平民主义》中勾画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理想,提出?“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1925年,李大钊在《土地和农民》一文中明确提出“耕地农有”主张,认为农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这些重要论述,无不体现着李大钊救民众于水火,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建党思想和初心。
二、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是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初衷和使命
为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李大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1913年冬,李大钊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开始接触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7月,李大钊离开日本回国,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15日,他发表了《〈晨钟〉之使命》一文,第一次正式向国人公开阐述他理想中建立一个崭新民族国家的思想理念——“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他强调,“今后之问题,非新民族崛起之问题,乃旧民族复活的问题。”在李大钊看来,中国当时的出路就是要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青春的国家。1916年9月1日,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有力地批判了国人当时流行的悲观、颓废情绪,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成为李大钊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
李大钊认为,能够担当“中华再造”重任的必定是青年,断言中华民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强烈呼唤国人“冲破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勉励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实际上,这是李大钊对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样的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的早期思考和理论探索,有力地激发和促进了那些救国图存而又困惑彷徨的中国人民的觉醒。从这一意义来看,“青春之中华”承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陈独秀“相约建党”。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明确提出,“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最早公开地在全国发出了建党的号召。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怎样应用于今日的中国政治经济情形”,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早期的思想根基,无不体现着李大钊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建党思想和使命。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学习弘扬大钊精神,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要永远铭记李大钊等先驱者建党的初心,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学习弘扬李大钊同志的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信仰问题决定人生奋斗方向和奋斗价值。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筑牢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大钊精神,就要以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镜,看自己信仰坚不坚定、理想信念有没有动摇、精神上是不是缺“钙”,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学习弘扬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李大钊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形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实践之中。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大钊精神,就要继承弘扬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之中,使家国情怀和国家民族发展目标相统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学习弘扬李大钊同志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激扬创新的自信和勇气,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李大钊紧跟时代潮流,在实践中提出的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必须依靠农民、必须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必须通过武装斗争达到革命目标等思想,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今天,我们学习弘扬大钊精神,就要继承弘扬李大钊同志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要有“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的豪情,要有“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作风,要有“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信念,还要有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我们可以告慰大钊同志的是,98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