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杰出华人 > 正文

《三国演义》中的他是守旧的懦夫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2-21 19:19 浏览量:
《三国演义》中的他是守旧的懦夫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着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照着看一看,就会发现在有些地方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当然,现在的我们研究《三国演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了解历史的层面上了,更多的其实是把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来看。

相信看《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诸葛孔明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个人,应该算是《三国演义》中,人们印象中的军师第一人,至今犹记得幼年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深深为诸葛孔明的神算而惊叹,一把羽扇,一身长衫,惊艳了多少世人。

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鼎立之局面,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却是另一个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孔明的人,没有他,很可能也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这个人,一直被误解为守旧的懦夫,他就是吴国的大臣张昭,字子布。

很多人只记得张昭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之前一再主张向曹操求和的形象,于是大都一边倒地认为张昭就是个没有远见又胆小如鼠的守旧大臣,但是,真实的张昭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能仅仅因为他在赤壁之战上主张向曹操求和,就把他定义成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吗?不能。

 

相信,大家都知道,孙权的哥哥孙策还在袁术账下的时候就已经收揽了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张紘”。这个张纮,是张昭的兄长,两个人年轻的时候其实是齐名的,被尊称为“江东二张”。

这两兄弟是当时难得的有才学的人,他们文采斐然,见地不凡,说是当世奇才也不为。和诸葛亮一样,这张氏兄弟也有“经天纬地”之才,人家说得卧龙、凤雏,可以安定天下,这诸葛亮和庞统最后都效力于刘备,刘备也没能够安了天下,倒是江东有这“江东二张”,却是甚为安定。

 

不知道刘备和孙策是谁学习的谁,想来应该是刘备学孙策,孙策招募这“江东二张”的时候,也是多次去两个人隐居的地方拜访都吃了闭门羹,像刘备一样孙策也是用真诚和耐心打动了这两位谋士,最后这两个人才愿意出仕,效力于孙策帐下。

如果这个故事还不能体现张昭能力超群,并非贪生怕死之辈的话,小编就得放大招,讲到“小巫见大巫”的成语典故了。

 

“建安七子”应该了解得都挺多了,“竹林七贤”也是名声在外,而陈琳就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呢,文采非凡,世人大多称颂之,很是受追捧。这些隐士,大多于才学上非常下功夫,也非常懂得欣赏文学之美,于是,张纮就写信给陈琳称赞他。

陈琳却回信表示,自己虽然文采还可以,但是远远比不上张纮和张昭。他还做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说他是小巫师见到两个兄弟这样的大巫师,巫术不够看呢!慢慢地,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曾经,刘表写信给孙策,让“击鼓骂曹”的祢衡给他把关,祢衡一向傲慢,又心直口快,竟然直接挖苦刘表是写去给张子布看笑话的。即使是轻狂不羁如祢衡,也敬重张昭的才华,足张昭才华横溢。

 

张昭呢,不但文采出众,而且非常擅长政治管理。孙策是非常敬重张昭的,张昭也为东吴的创立和发展做了很多贡献。本来,张昭出山的时候年龄就不小了,张昭是和孙坚一辈的人,对于孙策来说,张昭就是他的师父。

孙策也非常信任张昭,他几乎是大量放权,让张昭帮助他处理政务,就算是有人诬告张昭名盖孙策,功高震主,孙策也是放心大胆地任用着张昭,这份信任,别人比不得。

孙策甚至把张昭比作春秋时期的贤臣、能臣管仲,俨然已经把张昭当作“仲父”一样的存在。

 

刘禅把诸葛亮当成“仲父”一般的存在我们能理解,毕竟刘禅那么昏庸,离不开诸葛亮的辅佐;不过,孙策不同,他应该不是离了张昭活不了,他那么重视张昭,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张昭非常有才干。

孙策是张昭非常敬重的主公,本来他们是可以君臣相得,把东吴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可是,张昭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父亲辈的人却要给年纪轻轻的孙策送葬。

公元200年,孙策临终前把他的弟弟,也是东吴的新主孙权,托付给了他最倚重的信服大臣张昭。而那个时候,孙权还只有十八岁。孙权一直按照他哥哥说的内事不能够决断就问张昭,至于外事不决,孙权一般问周瑜,而真正的托孤重臣,却从头到尾,只有张昭一个。诸葛亮得刘备信任,所以刘备白帝城托孤,而孙策信任张昭,也是托孤给他,所以,很难说张昭和诸葛亮孰胜孰负?

 

《三国演义》中不是说刘备让诸葛亮如果刘禅扶不起来,可以取而代之吗?其实,孙策也向张昭表达过这个意思。如果张昭真的无能、胆小、没眼光,孙策怎么可能会有这番交代?

所以,在赤壁之战前张昭的求和,其实是衬托了孙权、周瑜、鲁肃等人的果敢,之后张昭竟然被作为懦弱乞和的代名词。

张昭的身份地位明明就堪比诸葛孔明尊贵,却被《三国演义》丑化得如此不堪,实在是不应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