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谱写民生和谐新篇章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6-27 14:10 浏览量:

  “把更多精力用于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三最’问题上”——这不单单是要求政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更是要求政府职能由追求经济增长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

  今年9月19日,市委书记习近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分别带队到杨浦、虹口和黄浦区现场接待群众,倾听市民诉求,面对面排解了一批久拖不决的“疑难杂症”。

  这样的场景令人耳目一新,但更令人精神一振的是,“坚持领导干部下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听取和了解群众诉求,体察群众疾苦,帮助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群众雪中送炭,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成为了全市党政干部的新课题。

  亲眼看看群众生活的状况,亲耳听听群众心里的话,亲手帮群众办一下难办的事情,就在这繁琐但却实在的工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原本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矛盾落进了党政干部的眼睛里,原本畏难的情绪也在百姓的期盼中渐渐消弭。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上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领导干部直接沉到基层,面对面观察和感受社情民意,不仅能够融洽与群众的关系,而且也是制定民生政策、使之更符合群众需求的重要工作方法。事实上,从今年4月份起,“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民情反映渠道,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加大为民办实事的投入力度,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责任”就成为了指引上海党政干部破解民生问题的明确要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浦东新区,探索性地在全区推广“市民议政会”,要求各街镇每月举行一次例会,由市民代表与街镇主要行政领导围绕社区热点面对面沟通;普陀区对下属街道和职能部门提出了“串百家门,知百家事,晓百家情”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发现工作“盲点”的重要手段;杨浦区则进一步拓展了“一线工作法”的内涵,要求全区3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带领各部门机关干部,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下午,到对口联系的居委会现场办公、接待居民,各居委会还要张贴“解难进度表”,载明本月要解决的“急、难、愁”问题,及已经解决的事项。

  本报记者钮怿

  新政绩观引领新思路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要求各级党政领导不能避重就轻、不能“闭门造事”,而必须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

  在推进民生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上海越来越多的干部体会到了“政绩”的本意: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最近6个月以来,上海民生政策和举措的出台速度明显加快,覆盖的人群也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医保、对本市支援外地建设退休(职)回沪定居人员实施帮困补助、为城镇重残无保障人员提供医保、扩大廉租房受益面,以及8月下旬以来月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和低保等三条“托底”保障线先后提高……几乎每10天就有一个新“利好”。

  在一些公共政策专家看来,大量民生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政府财政在“取”与“予”上的配比更加科学、更加“贴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在扩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上所作出的探索。今年7月,浦东新区出资2亿元从安置剩余的配套商品房和中心城区二手房中收购房源,试点扩大实物配租的比例;8月,市政府明确表示,廉租对象的收入认定标准不再与低保线挂钩,而是根据市民收入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新型的“政绩观”带来了新型的工作思路。现在,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程序,不断深化和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正逐渐成为上海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9月10日,上海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启了“征询民意平台”,方便市民对政府制定的规章草案提出意见,对涉及利益冲突或者分歧意见较大的规章,还将举行立法听证会……

  在今年5月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这座已经连续15年实现了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城市,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突出位置”。令人格外关注的是,上海市委在此后数月的力推主导,令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今年4月,闵行区率先出台了民生指标体系,其中没有“基尼”系数、城市化率等常用的宏观指标,却有大量诸如“入民宅盗窃案发率”、信访案件办结率等描述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指标。另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发生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该区教育系统清退学校周边小店,实现了“退商还教”。

  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浦江两岸谱写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财政“取予”更加科学化

  民情通道得到畅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