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和谐民生 > 正文

“兜底保障”彰显民生厚度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4-07 12:38 浏览量:
“兜底保障”彰显民生厚度






        国务院日前决定,从3月到6月,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范围,将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系列举措覆盖人群超过6700万人。

  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截至3月上旬,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30亿元,下达医疗救助资金261亿元。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越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这不仅是防控所需、发展之要,更体现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主动发现、精准识别,扩大救助覆盖面。疫情造成部分群众特别是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困难,也让原本困难的低收入群体雪上加霜。困难群体是动态的、个体的,人数和需求不断变化,要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优势,激活社区自救和邻里互助机能,加强救助基础信息收集,发展社会救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识别、精准救助和动态调整。密切关注疫情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对象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状况,重点关照“一老一小”,逐户登门走访、登记造册,解决好社会救助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见效,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特殊时期的兜底保障作用。

  分类施策、应保尽保,提升救助实效性。疫情特殊情况下,要采取更细致的分类救助方法,以直接给予临时救助、先行给予救助、加大救助力度、建立跟踪机制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救助政策,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社会福利补贴和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充分发挥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帮困功能,打好救助“组合拳”,织密兜底保障网,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优化社会救助工作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重视对生活困难外来滞留人员的主动救助和多方帮扶,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创新方式、多方协同,探索救助新理念。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会救助是一个重要方面。顺应新形势,尽快补短板,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统筹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建立社会救助应急处置与长效机制。困难群体不仅在基本生活方面存在困难,在教育、健康(包括心理健康)、住房、就业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困难,要重视以家庭为圆心、以社区为圆周的救助理念和救助落实,探索“现金+实物+服务”综合救助方式,建立超越“生存型”社会保障格局,健全厚植“包容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社会融入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当前特殊时期,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更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可延长公益性岗位政策实施期限,适当放开流动摊贩管理,多方探索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帮扶新方法、新途径等,增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