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城市名片 > 正文

观察|石家庄,认真铺开了一张“国际庄”城市蓝图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7-08 07:45 浏览量:

2020年,河北省内GDP总量最高的城市是唐山,7210.9亿元;唐山的人均GDP也是省内第一,90544元;唐山的经济增速也是省内最高,名义增速4.66%。
三年半之后,河北又一次召开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王东峰在推进会上划出重点,点明了石家庄的发展现状。
到2025年,现代化省会都市圈初步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经济外向度达到25%以上,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低19%,PM2.5浓度降至49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经济总量力争超万亿元。

营商环境不优
产业多,却并不大。有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29.2%;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同比增长20.5%;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73.4亿元,同比增长9.2%;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2.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国际庄”这个称呼,很值得玩味。
城市建设品位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发布的石家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到2025年的GDP发展目标是8000亿元。
石家庄屈居第二,2020年GDP不足6000亿,与2016年相比,几乎在原地踏步。
2017年,石家庄确定了“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十三五”末“4+4”现代产业增加值为2275.3亿元,占GDP比重约四成。

回到2017年11月26日,王东峰到河北工作不久,就召开全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要求合力推进省会建设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等待石家庄的,将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从政治、经济、产业、城市建设,到生态环境、改革开放、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和责任落实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修炼内功”。
“石家庄的建设发展水平关系全省大局,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石家庄日报》评论道:“这是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又一次迈开大步、扬帆远航,向着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发起了有力冲击!”

走进石家庄,当地却常把“省会”二字挂在嘴边。比如,公安局写着“省会公安”,公交车上写着“省会公交”,公益广告落款“省会文明办”,公交上广播“省会文明守则”,无时不刻在强调“我是省会”这件事。

图片来源:石家庄公安交警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且,“十三五”期间,石家庄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0∶35.7∶55.3变为8.4∶29.4∶62.2。“工业城市”的二产,比重已不足三成。而且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还出现负增长,2018年增速为5%,2019年为负增长6%,2020年为负增长24.5%,与同期周边省会城市动辄40%-50%的工业投资增速相比,差距明显。

坊间传言,大概是河北省其他地方的人们受不了无处不在的“省会”,干脆调侃石家庄为“国际庄”,一步到位。
省委书记一口气数出省会的十个“短板”,官方“吐槽”,面面俱到。官方报道中出现这么严厉的表述,也是难得一见。
想要改变石家庄的现状,河北首先急了。
冲万亿

国际化程度和开放度不足

如何开启强省会时代?
拿得出手的是人口数据。还记得2019年3月,石家庄“零门槛”落户登上热搜。(猜你想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石家庄是河北省唯一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而且相比十年前,人口比重在上升。
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喊着喊着便成了真。日前,河北发布了《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石家庄继而出台《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国际庄”认真地铺开了一张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城市蓝图,吹响了“强省会”的号角。

城乡面貌亟待改善
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低
知乎上有人问:有什么关于石家庄的冷知识?有人答:石家庄是河北省会。
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