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财经专栏 > 正文

「财经纵横」刘守英:中国农业的转型与现代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06-06 21:35 浏览量:

表现之二,是土地市场发展与规模化经营蓄势待发。土地流转成为农业经营者扩展经营规模的重要方式。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土地流转率分别为9%、11.6%和3.86%;到2013年,三大地区农地流转率分别达到26%、31%和20%;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高达5.39亿亩,是2010年的2.88倍;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耕地规模化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1289万人。

在农业发展的新的阶段,需要通过城乡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乡村活,农业才能强。城乡融合是乡村活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其路径是要促进城乡之间从“通”到“融”再到“合”。“通”即把阻隔城乡之间的“墙”拆掉,拔除制约乡村活力与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壁垒;“融”就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既包括乡村要素向城市的流动,也包括城市要素回到乡村;“合”就是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彼此需要,城乡两个文明共生。城乡融合的目标是,两个空间各司其职,城市有城市的功能,乡村有乡村的功能。体制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核心在于城市向乡村开放,乡村向城市开放。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0年前后,是农民离土出村的农业现代化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推动了土地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农村改革及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从业者不断减少,农作物用工成本上升,机械化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2000—2012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46%,农业人均产值年增长率高达14.11%,同期的亩均产量年增长率为1.73%,表明农业现代化正在朝着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模式转变。
新中国农业发展进程

乡村振兴是全局性、历史性的任务,全局性是指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连,历史性是指这一任务具有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就是由于乡村振兴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充分、良好的配合,才能最终实现。

在农业发展的新的阶段,需要通过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的回报率。农业转型突围的关键,是找到乡村产业突围的出路,建立强大的农业。笔者认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是农业工业化,其本质在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及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由此带来农业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其要义是,通过土地配置制度改革、资本下乡、城乡人力对流和乡村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农业从业者的收入不再低于城市其他行业、甚至更高,促进农业多功能化和农业产业的融合与裂变,探索农业工业化的路径,迎接农业产业革命的到来。

刘守英:中国农业的转型与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了对新时代的“三农”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相关议题,我们组织撰写了三篇文章,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农村脱贫的重大意义三个方面,提供了认识新时代“三农”问题的三个视角,以期为“三农”领域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总结与探索。
在农业发展的新的阶段,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农业。未来中国农业要实现根本转型,也必须重新认识和定义农业。不能简单地将农业定义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服务者和居于从属地位的产业。农业生产是以土地为载体,与有生命的动植物打交道的完整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只要是与土地结合、与有生命的动植物打交道、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再生产过程和创造过程,都是农业的范畴。对农业内涵的拓展,可以为未来乡村的空间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打下基础,促进农业功能从单一的粮食农业向健康、特色、生态、休闲、文化、历史、教育等方向发展,成为多功能、复合型的农业。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表现之四,是农业发展的动能发生了转变。农业机械为代表的现代要素投入,逐渐替代了农业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投入,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农业生产方式转为以机械作业为主和要素匹配阶段。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资源配置以及农产品复杂化、专业化中的贡献显著。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8.3%。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伴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当前,伴随着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制度下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阶段。为了推进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国家在农村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产品统购统销和农业户籍制度。由于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快速增长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农业部门,农村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地比率从1949年的3.92亩/人下降到1978年的2.23亩/人。得益于作物新品种、施肥等现代技术的引入和加速采用,复种指数增加和播种面积扩大,使得土地的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从1950年的1.16吨/公顷提高到1978年的2.53吨/公顷。但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此期间是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的状态的,1952—1957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66%,1957—1978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甚至以每年0.2%的速度负增长。因此,虽然这一阶段的农业支持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农业结构单一,农民生活较为贫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