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财经专栏 > 正文

中芯国际获国家队加持背后的故事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7-16 11:59 浏览量:
 中芯国际获国家队加持背后的故事


 

 

7月16日,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中芯国际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交易。政府、券商、投资者皆在这场狂欢中扮演了各自应有的角色,一路火速批准到获得566倍认购,都已经预示这是A股十年难遇的IPO狂欢。


根据发行价计算,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中芯国际新发行股本扩大至19.38亿股,融资规模最多532亿元,即使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其至少募资463亿元。这是A股近十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IPO,上一次达到该级别是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募资685亿元。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中芯国际开盘价为每股95元,远高于发行价每股27.46元,涨幅为245.96%。开盘后,股价有所回落,下跌至每股90元以下。与此同时,中芯国际港交所以39.3港元开盘,上涨2.21%,但随后一度下跌超过14%。

截至记者发稿时,根据同花顺数据,中芯国际总市值为6283亿元人民币,在A股中排名第11。贵州茅台仍以20905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一,中芯国际市值仅次于中石油的8273亿,已超过中石化的4915亿。

过去四十五天,中芯国际经历了一系列涨价过程。6月1日提交申请时,中芯国际原计划募资200亿元,发行16.86亿股新股,计算可得每股11.86元。这一价格与中芯国际5个月前的股价接近。

随着市场热捧,原定估值偏于保守,随着询价过程中投资者的抬价,中芯国际最终定价涨幅超过了60%。与此同时,中芯国际港股从6月1日收盘价的每股18.18港元开始上涨,至7月15日收盘,涨幅为111.50%。

推动上涨的原因,多个受访对象认为,中芯国际处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关键的代工制造环节,虽然与台积电等一线大厂仍有差距,但其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能够提供14纳米工艺的代工厂。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变化、中美两个大国科技博弈之下,中芯国际决定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机会。

 

 


A股闪电过会背后:国产芯片概念逐步升温

2000年4月,52岁的张汝京北上再次创业。张汝京是半导体产业公认的“建厂高手”,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二十多年。这使得他凭借业内名气和成功经验迅速聚拢了人才和资金,高盛、华登、汉鼎和祥峰等多家机构选择投资中芯国际。

高手指挥下,中芯国际快速发展,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工厂开始投片试生产,仅用了一年零一个月。建厂的那几年恰逢互联网破裂后的半导体产业低潮期,中芯国际大量购入低价二手设备,并且以低价换股的方式买下了经营不善的天津摩托罗拉工厂。到2003年,中芯国际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代工厂,生产工艺与台积电相同。

2004年,该公司即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实现两地上市。以每股2.69港元、每ADR17美元的定价,发行了约51.52亿股新股,募得资金139亿港元。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厂房得以扩建和扩大产能。但与台积电的纠纷,导致后者曾先后两次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和窃取商业机密。这场官司直到2009年11月才达成和解,除了赔款,还有出让股权。台积电成为第三大股东,而张汝京以个人原因离职。

中芯国际随后更关注成本、谨慎扩张,虽然公司实现了盈利,但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线的布局远远落后。2015年,中芯国际实现了28纳米量产,而此时已经比台积电落后了四年。这一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中芯国际才在次年得以加速生产,同时招揽人才冲向14纳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