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制作团队 > 正文

德国城市是如何成为“中国城”的?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0-20 11:48 浏览量:
德国城市是如何成为“中国城”的?


 近几年,坐落于德国北威州鲁尔区的杜伊斯堡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普通民众、企业的视野中。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在这座城市“安营扎寨”,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也骄傲地将他的城市称为德国的“中国城”。

  

  杜伊斯堡成为“中国城”的历史并不太长。尽管其与武汉早在1982年就结为友好城市,是中德之间第一对友城,但在之后的30年间,杜伊斯堡与中国的故事并没有太多新篇章,直到中欧班列开到了这座古老的矿业城市。

  

  在杜伊斯堡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伴随着资源禀赋、城市定位、外部环境的变化,它几经沉浮,历经多次变化与转型。现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下,杜伊斯堡正走上新的转型之路。

  5月8日在德国杜伊斯堡航拍的港口的集装箱

  “第一轮转型”不温不火

  

  近代以来,杜伊斯堡与煤矿和港口这两个标签紧密捆绑。二者所代表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禀赋,赋予了这座城市繁荣与辉煌,但亦曾给这座城市带来伤痛与束缚。

  

  杜伊斯堡所处的德国北威州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煤铁矿产区,为19世纪到20世纪初德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地区内多特蒙德、埃森等城市同样因煤炭业蓬勃发展,还诞生了蒂森—克虏伯等知名工业巨头。

  

  而杜伊斯堡,则凭依其坐落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的地理区位,成为了鲁尔区的对外门户。1716年即建成的杜伊斯堡港,源源不断地将鲁尔区的原料及工业制品输往德国其他地区、欧洲乃至全球。杜伊斯堡在钢铁生产上亦不甘落后,一度被称为“欧洲绝对的钢铁中心”。

  

  但“成也煤炭,败也煤炭”,德国经济腾飞后所带来的地缘政治野心的扩张,让杜伊斯堡遭受沉重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鲁尔区的物资中转站和著名的化工与冶金中心,杜伊斯堡成为盟军轰炸的首要目标。尤其在1944年10月的“飓风行动”中,盟军在10月14日一日之内,就派出近3000架次的战机,在杜伊斯堡上空倾泻9000吨炸药,几乎摧毁了整座城市。

  

  战后,虽然因重建对于煤钢的大量需求,以及鲁尔区适时向石油化工行业调整一度让杜伊斯堡重燃生机,但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尔工业区自身发展趋于饱和等问题,杜伊斯堡发展无力,日益被边缘化。

  

  伴随“煤炭红利”日渐消失,杜伊斯堡抓住港口这一仅存的禀赋,适时推进从重工业基地转向内陆航运和物流服务城市的“第一轮转型”。在这一进程中,杜伊斯堡注重生态环境,将既有工厂改造为城市景观、打造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做法,被视作资源型城市改造转型的成功案例。

  

  但另一方面,杜伊斯堡却始终难以恢复其昔日的城市竞争力与荣光。尽管杜伊斯堡港在上世纪80年代建设成现代化运输港口,但鲁尔区乃至整个德国的转型、竞争力的相对下降,使得杜伊斯堡难以完全挖掘港口交通、物流枢纽的潜力。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杜伊斯堡遭遇了“停滞的20年”——城市失业率高企,部分区域犯罪团伙猖獗,杜伊斯堡陷入挣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