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艺术名苑 > 正文

一纸年画点缀鲜活年味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2-01 10:50 浏览量:
一纸年画点缀鲜活年味 



富有龙年特色的漳州木版年画作品

龙年春节脚步临近,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漳州博物馆的漳州木版年画工作室,浓浓年味扑面而来,随处可见“龙”元素。《钱龙来了》憨态可掬,《辰龙福运》寓意吉祥……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州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颜朝俊特地为龙年设计多款新颖图案,“圈粉”众多年轻人。

复刻经典传承不“断层”

手持棕刷蘸饱墨水,均匀刷在雕版上,红纸铺平,使用长刷画圈按压……“刷刷”几声,一幅《双龙贺喜》跃然纸上。

“拓印时,色彩由浅到深,层层套印,最后才是墨线版。这便是漳州木版年画的独特之处。”颜朝俊说。与北方传统木版年画套色工艺先印黑线版、后印色版不同,漳州木版年画采用饾版技法分版分色套印。“常用的有四色或六色套印,甚至十几色套印,全靠眼力和经验来校准,很见功夫。”



颜朝俊正在雕刻木版年画

颜朝俊介绍,《双龙贺喜》是一幅基于清代传统图样“龙柱”复刻的木版年画,过去“龙柱”图样往往使用在花灯、灯座的纹样上。一次偶然的机会,颜朝俊在冯骥才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看到了一幅清代“龙柱”年画图样,但原稿已传承断层多年。

颜朝俊心生复刻之意,他用一个月的时间,依据原稿扫描件,绘制线稿,挑选质地坚硬、吸水性好的梨木,在传统图样上进行细微调整,优化色彩比例,最终雕刻出三块色版及一块墨线版。“你看,雕版上所有线条和色块的边缘都是向外倾斜的,这样便于印制时调节水分。”他向记者解读着这门独特的雕版技艺。

“原稿中‘龙柱’以白纸为底,但漳州木版年画的一大特色便是使用红纸。”颜朝俊说。因此,他将原稿中红色部分替换成白色,同时有别于传统正红色纸张,改用橘红色纸,使得画面更加活泼。“老的年画也可以使用年轻的色彩。”

颜朝俊系漳州颜氏木版年画的第七代传人,自小在梨木与颜料堆里长大。近年来,他致力于复刻失传的传统木版年画,“目的就是要让那些留存在老一辈记忆中的图案,以鲜活的形象重现江湖。”他说。



颜朝俊正在雕刻色版

非遗文创出彩又“出圈”

漳州木版年画品类繁多,基于民俗活动繁衍生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闽南、岭南一带,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年画的灵巧纤美,具有浓郁的闽南传统文化特色。

非遗传承,守正还需创新,传统年画拥抱文化创意产业,走出了新路子。颜朝俊倾力打造自有品牌“俊记”,创新年画题材,将水仙花、林语堂文化等漳州特色元素篆刻到年画中去。同时牵手文创团队,把年画元素融入搪瓷杯、T恤、书签、冰箱贴、红包袋等物品中。“年画取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到日常生活可看可用的物品中。”这是颜朝俊的创新理念。

《漳州木版年画-朱子·劝学诗》获第九届(2022)福建文创奖·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朱子文创好礼银奖,《伸茶·郁垒》获评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银奖……累累奖项是对颜朝俊深耕文创领域的肯定。



在闽南师范大学的课堂上,颜朝俊正在讲授木版年画创作技巧

一门技艺长久繁荣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是人才。过去,漳州颜氏木版年画技艺有着“传内不传外”的规定,然而,面对木版年画手艺人所剩无几的窘迫,颜朝俊主动“破局”。多年来,他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小学生心中埋下传承的火种。同时,受邀成为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外聘教师,以常规化课堂教学开展漳州木版年画技艺授课。

“在高校里,我将木版年画技艺传授给师范生们,将来他们走上社会、走进课堂,便能将这门技艺带给更多的青少年,让传统技艺呈现出‘金字塔’状的传播格局。”颜朝俊对未来充满期待。

漳州木版年画走过千年岁月仍熠熠生辉,为新春佳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