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名片 > 艺术名苑 > 正文

城市公共艺术如何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核?

来源:未知 时间:2020-10-21 17:35 浏览量:
城市公共艺术如何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核?

      近年来,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被社会各界关注,作为现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不仅塑造了城市的精神内核,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而当代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板块,一直是公共艺术领域建设的主力军。

  在此背景之下,10月18日,2020公共艺术与文化城市论坛在上方美术馆举行。作为上方美术馆系列论坛的序幕,本次论坛由时代空间创始人黄良福

  和上方美术馆负责人闻正联合策划,旨在通过邀请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公共艺术如何推动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搭建跨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

  整个论坛分为历史谱系、个案研究及圆桌对话三个环节。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建筑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明贤,上方美术馆创始人陈各新,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策划委员会委员乔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博导、著名雕塑家董书兵,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胡泉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导周宇舫,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唐尧等专家、学者共同就公共艺术与文化城市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10月18日,2020公共艺术与文化城市论坛在上方美术馆举行。

  面对建筑“失语”:城市公共艺术如何体现城市特色?

  什么是公共艺术?这是王明贤首先回答的问题。公共艺术就是大众的艺术,跟老百姓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王明贤指出,只有建立起艺术家和大众对话的通道,才可能营造生机勃勃的城市景观。在历史谱系环节,王明贤以“建筑与城市文化观察”为题,回顾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四十年历程。

  王明贤认为,全球化在中国的最大表征莫过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趋向都市化的城市建筑。遗憾的是,城市形成了大量大杂烩式的城市建筑景观,大量老建筑被拆毁,又新造出一批毫无特点的建筑,大规模高层建筑的集群化更使城市失去记忆,建筑的“失语”现象日益严重。城市公共艺术如何体现城市特色?在这里,王明贤以连续评选了十届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为例

  (自2020年6月8日起,第十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已启动) ,指出城市公共艺术并非盖一些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而是城市的无数个角落,它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8日,住建部网站发布消息表示,近期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湖北省荆州市关公雕像项目、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发布通报。此前,这两处建筑曾在网上引发热议。其中,独山县水司楼就曾入选2019年十大丑陋建筑。

相关新闻